專題論述 第一輯
專題論述 第一輯之十四【二十一世紀週修二日】(2)
2018.11.28更新【二十一世紀週修二日】
●景氣低迷為自我醒覺之良機
日子一天天過,今天無法考慮到明天的安穩,或者保證明天的壽命一定能二十四小時的平安過完;當人活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下,反而能反求諸己,一切只要求平安。一旦人們懂得平安是生活最重要的準則時,對於房宅的選擇,就不在乎房屋的外觀是否宏偉,裝潢是否精華。「福地福人居」,每個人如果能從「心宅好,陽宅自然寬」的見解中,慢慢的收回自己曾經放縱過的私心及貪婪之慾,就是社會整體價值觀的一種蛻變。
這種蛻變會衍生出一股禎祥之氣,當土地不再被無情的濫墾開發時,我們的地母,也就是台灣塊土地,才能慢慢的回復原有的面貌,重現生氣盎然的生機。台灣現在所欠缺的就是這股地表的生命力,這股生命力的來與台灣百姓對住的自我要求,也就是過去對於住的品質的浮濫有絕對的關係。從「住」當中可以自我收斂的人,就是收斂心的一半,不管屋舍是否豪華,都能心滿意足的過著安泰的日子。在吃得簡單、穿得單純、住得心安的狀態下,自然能怡然自得。
形式代表一個人的行徑,更代表一個人的私生活。經濟好的時候金錢掛帥,很多人常常將錢財的擁有當成自己的成就,而男人一有錢難免走向燈紅酒綠,這也說明了台灣色情行業氾濫的原因。一個人可能因為財富突然縮水或失業,剎那間少了交際應酬,也因為沒有這種環境的干擾,才能容易的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曾經有過的荒唐歲月是多麼的讓人不齒,曾經走過的路途又是多麼的讓人神共憤,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在那樣的過程中,非但沒有導正自己的心思,反而把人類的下一代甚至自己的子女帶壞了。
今天恰可仰仗著景氣低迷的時空來規範自己,也讓自己能夠清澈,瞭解到「亂邦不居,危邦不入」。原來過去自己曾經得意風光走過的那些場所,居然都是危機四伏之地,只不過福氣可能渾厚,沒有沾惹到不必要的禍殃;相反的,如果福氣淺薄一點,可能在興盛的同時還會帶來殺身之殃,這就是福禍相依的對待關係。如果能仰賴今日時機的轉變,從此規正自己曾經有過的糜爛生活,建立篤實的夫妻關係,瞭解「家人就是不能再加人」,重新找到方向和契機,這樣未嘗不是家宅門第中夫妻與子女之福。
這就是一種角度的拿捏,角度拿捏對了,行徑自然端正,人緣也就能慢慢的建立。由於對待關係的不同,「龍交龍,鳳交鳳」,相對的就會開始慎選交往的朋友,這時相對應的已經不是「朱門酒肉臭」之輩,而是行止有禮、溫良恭儉讓俱足的賢士之人。如此,也就能慢慢的追尋他人的氣質,將其言行舉止作為自己仿效的對象,藉以端正自己內在的性格,當慢慢的感受到自己心思的汰換之後,自然會變成言而有信的人。
●轉機與危機 機轉出人生好契機
人生的改變需要靠許多轉機與危機的推波助瀾,才能轉出好的契機。老天有好生之德,其最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每個人都能回歸人心至性,讓每個人的心境都能無瑕疵,能潔淨無垢,也就是無罪。釋迦牟尼佛曾說:「心垢滅淨,境無瑕穢,是謂罪名」所以,我們要滅淨心中的心垢。環境會導引著時機的轉變,在行的方面如果大家都能如此運作,夫婦間就能慢慢的培養出和諧性。也因外在環境的滅淨,夫妻間的感情就會變得愈來愈單純,這種單純就是:「家有一條蠟燭心,紛紛黃土變成金」的轉機,這種轉機是最難能可貴的。
就娛樂角度而言,過去由於經濟蓬勃的發展,許多人將錢用在旅遊花費上,不管是國際旅遊,或者兩岸探親都是。然而走到今天時運不好的時空,就像去年(民國八十九年),由於經濟的不景氣,全台灣各地的旅遊業,非但沒有如預期般的興盛,還比往年減少了驚人的營業額。不過,人生本來就不是扮演「東走走,西走走,一生猶如採花蜂」的角色。
週休二日最大的意境,就在於五天工作是正常的,因為如此才能取得生存所需,而其他兩天就是我們與周遭親友共修的日子。這兩天的休息,可以讓我們從與家人的團聚中瞭解彼此的需要,甚而可以從妯娌、婆媳之間的對待關係,知道彼此的欠缺。這個休息並不是橫躺在沙發上或床上做生理上的休息調適,而是嘗試思考過去從來沒有體驗過、想過、感應過的事物;積極一點的人,還可能大量攝取善知識,以做為自我福德的修煉。
●勤勉共修「福慧」
去年,心海羅盤特別舉辦了2001年「福慧雙週修」的活動。如果從第一次巡迴演講開始,到九十年底的最後一場演講,您都能從頭到尾參加時,代表去年你所做成的功課、傳播的功德,以及個人的修行福份,是大到很難形容的。本活動的內容,我們會在「心海羅盤典藏月刊」中詳細介紹,讓大家都能清楚的理解;但「福慧」還得靠自己的勤勉來修。
每個人都應該選擇能增長自我智慧的娛樂,勤學於禪學、道學、或者有關宗教情懷方面的知識,以養成自己的豁達開闊,同時帶動家庭中的生機。當然也要靠著大環境急遽變化、有所衝擊的時空,取得身心明確的方向,以耕耘自己的人生觀,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因為大環境的衝激,才可能帶來食衣住行育樂的轉變,這又何嘗不是稍縱即逝的機會,如果不能以此觀點來看待,只是恐懼今年可能還會發生某種災難、政爭、金融風暴,或股票的無量下跌,每天都對自己的財産寢食難安,以過這種日子的心情來期許未來:那麼,當今年日子走完的那一刻,當然也不會有「還好一年這麼短」的感受了。
人生的自我經營,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責任不一,但同樣都是為了來世間修行,以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這點是非常明確的。「心海羅盤典藏月刊」的讀者,必然也是我們觀眾群的一份子,深處在這個善知識的環境中,不管去年的衝擊有多大,相信你們受到的傷害一定最小,因為善知識已經陪著你們走過這趟路途,並協助你們調適心裡可能受到的有形或無形損傷。透過善知識的調適之後,更能呈顯心中的紮實感,變成一股可依循的力道,不會迷惘於未來應走途徑的選擇。
一般人若沒有這般的認知,就容易陷於「黑暗總是最迷惘,繁華總是最激昂」的情境中。人若在這兩種極端中過日子,一旦走到經濟景氣不好,哀鴻遍野的聲音一片時,就好像永遠都沒有指望,不懂得在這裡改弦易轍,讓自己回歸於純然與自然的人生面。我們只會笑大海中的魚,深海中的鱉與蝦,每天遊來游去的只為了求取食物、滿足飯飽,但是當我們看到馬路上浮湧而至的上下班人潮,猶如過江之鯽,那與大海中的魚所背負的責任又有何不同?
●慾望無波 心神安泰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我們懂得思考,懂得角度轉折,才能調適環境給予的壓力,以取得自我的平衡。當然這也得仰仗平時福慧雙修的功課,這種功課隨時充填於生活中,也就是「易道廣大,百姓日用而不知」。何況現在不需要自己去嘗試與體會,就有一門很好的善知識能導引你,並提供大家自我追尋該有的認知,我們怎麼還能自我荒怠於這個大環境中,自怨自艾而言渴呢?!古人有言:「沿河莫咳渴,把餅莫言飢」,走在河邊時,怎麼還能說自己會渴呢?手上拿著餅時,怎麼可以說自己會餓呢?!
善知識隨時充填於每個人生活週遭,只要你願意學習進修,許多事情必定唾手可成。更何況如果能夠有份安然的心,不管大環境的衝激多麼劇烈,就一定能夠處之泰然。「心中的火不出,神自然定」心中的火就是慾望,而環境的好壞就是以慾望來衡量的,如果慾望可以平止無波,心神自然安泰。否則,不只有八十九年的不景氣,還有九十年、九十一年,這些馬上要面臨的林林總總的狀況,如何能一年一年的按不同程度來洗刷呢?!屆時必然洗之不淨,刷之不乾。可以看開的人,掃之便開,突然之間就去了,但放不下的人,問題依舊會再一次來到眼前。
時間是往前走的,每個人的時間都會說故事,時間到了就有一篇故事會出現,每篇故事也都會形成不同的衝激。那麼,為什麼要將每篇故事、每個衝擊當成新事物而沮喪,讓自己不愉快、不順意,這不是聰明人應該做的事。
不管局勢的轉折多麼惡劣,環境的壓力多麼厚重,大家都應該真正體會週「修」二日的旨意。週「修」二日就是希望每個人藉著這個契機能有所轉變,藉著一個禮拜修行兩天的機緣,回歸自己純然的基本面。因為國家政策的製訂,讓我們每個禮拜多了一天時間修行,這是當人最大的福份,希望大家好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