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羅盤於中國大陸開山闢地之相關報導

葉教授『禪語雋論』自序整理

1992年由深圳轉機赴上海的仲夏午後,一輛滿載工人的公車內,向外注視的三十幾雙眼神,每雙眼睛轉動的角度,似乎僅在生存的慾望裡卻完全感覺不出〝生活〞的智慧,著實讓我驚訝!過去十年來執行業務中,會員的遭遇,諸如:商業破產、仕途蹭蹬、家庭離散、突發病故或天災地變不可抗拒之災難,感覺已是人間之大哀,但經歷這段觸目驚心的場景後,更徹底了解到:生命中真正的苦,不是從有變無或由合轉離,更非生老病苦死的無奈結局,而是自有生命以來,觸摸不到智慧的門鑰,渾渾噩噩走完一輩子的悲哀!

因此,能在大陸這塊紅黃相間的沃土,整理出一齣暮鼓晨鐘,心靈思想系列廣播公益節目,來回應這個社會的生活心理周遭,便成為內心強烈的渴望。有道謂:「人有善願,天必從之」,民國82年3月,北京廣播電台經濟台『心海羅盤』熱線直播節目終於開播主講,麥克風前所傳出的語音,與上億收聽人口網結成空中思維的交流,每一句噴出唇齒的話,都是一種對生命的責任;而除了解開諮詢當事者的迷惘,更能讓所有人觸類旁通沿用於自己人生觀的道理,才是不存在時代的隔閡、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

歷經北京-台北往返42趟3100公里披星戴月的航程,行程費用均個人支付外,節目報酬亦分文不取轉贈慈善,站在金錢的角度儘管虧損,但對兩岸12億百姓而言,能將相隔四十年,毫無交集空間的思維,作成具體的媒介,一則促進同種民族的原始情感、二則化解生活觀念隔閡的溝壑、三則從實例回函之鏡考,引領讀者闢開謙沖自得的胸襟;對整體人生而言,此番不平凡的意義實覺三生有幸矣!


北京廣播經濟台感言

葉教授是台灣難逢廬現代心理建設機構創建人,二十餘載潛心研究,自創心理導引理論,寓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現代心理學、醫學於一體。並以 "心靈藥方" 為題,自成體系;針對台灣經濟發展上升為亞洲四小龍過程中台灣各階層民眾的社會心態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十餘年來,已有一萬六千多人成為固定接受諮詢會員,並有相當多的會員已成為台灣或海外成功的企業家或政界人士。

葉教授在海外和台灣電台多次主持有關心理講座及廣播節目,內容生動、入情入理,易於為人接受,並對現實生活具有指導意義。心靈藥方被海外華人譽為『抓不在手中的藥,寫不在紙上的方』。

3月28日首次直播《心海羅盤》節目以來,聽眾反應強烈。每日平均收到來信兩百封,截至目前已收到來信逾三萬封,依據國際通用廣播聽眾人口測算方式,一封書信代表300~700位固定聽眾,聽眾人數在一千五百萬人以上。來信範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安徽、山西、河南等地。職業構成廣泛,從政府官員、律師、醫師、教授、高級科研人員、新聞記者,到主婦、 農民、學生、工人…等。根據年齡統計最高年齡為87歲,最低年齡12歲。

在葉教授直播節目現場即席式解答聽眾熱線提問時,熱線電話間隔僅為三秒。 電話及書信尋找諮詢的問題涉及廣泛,有子女教育、名利觀、榮辱觀、事業觀、婚戀觀等各種現代人常見心理障礙和問題 ; 其新穎的觀點、精闢的論述、廣博的見識、現實的引導令聽眾心悅誠服。未能打進電話的聽眾以書信方式尋求教授指點,從十四,五歲初中學生到八旬老人,從考高分是不是好學生到慈祥焦慮的父親為子擔憂,從該不該 "下海" 創業到依依不捨卻害怕結婚….真誠懇切,娓娓道來。

節目播出當天,北京出版社即要求與本台合作出書,之後,中央電視台、北京電視台、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北京青年報、北京廣播電視報以及多家出版社相繼要求合作專題報導。



北京起源,臺灣深耕13年後,葉教授積極拓展心海羅盤紮根中國大陸的各種可能,從2007年4月接觸上層傳達善意→2007年11月透過廣播溝通理念→2008年1月深入精英底層翻耕思想,在在彰顯葉教授傳播善知識的堅持及魄力,更體認心海羅盤溝通兩岸的迫切與必要。

跨出臺灣這塊寶島,見到更多人的茫惑無助,深覺扭轉觀念、救苦尋聲刻不容緩,也期許同為炎黃子孫、漢人血脈的十三億中國同胞,能透過鏗鏘字句喚醒人性、藉由心靈改革解套思維,共同邁向無憂清淨地、西方極樂園。



於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播~內容節錄

葉教授13年後重返北京,於2007.11.29親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首次錄播,為心海羅盤開啟歷史新頁。

錄製內容由主持人-張蕾小姐自北京的來信中隨機提問,再由葉教授做不同角度的闡釋。


問題一:自視甚高的女醫師面對婚姻的渴望與對象的要求有所衝突矛盾時,應如何看待?

答:緣分不一定競合在以學識當背景;先瞭解自己才是婚姻的門鑰。


問題二:身為專業的會計人員卻性情懦弱、缺乏自信,應如何突破?

答:缺乏自信是因為蕭規曹隨、不敢勇於嘗試;唯有累積失敗的嘗試,才能培養一個人的信心。


問題三:婚姻與事業尚稱順遂,卻始終沒有子嗣,應如何釋懷?

答:人們常在有形有狀的事項裡感覺缺憾,從未由內在底層發現自己的充實,而這股充實的能量卻是一個人與生俱來最大的享受與幸福。


問題四:對於交往八年的女友移情別戀,應如何挽回?

答:真正的戀愛要從生存提升到生活,然後找到生命的依歸進入生根,兩人才可能走到鶼鰈情深。


於北京中關村慧聰書院與名校學生座談~內容摘錄

2008.01.14葉教授一行人應邀至北京中關村慧聰書院與當地北大、清大等各名校學生代表舉行座談會。

座談會採問答方式,由各校菁英提出生活周遭面臨的疑難,請葉教授解惑開釋。


問題一:同學因家庭給予的壓力、與父母觀念的格格不入,形成對家庭的疏離與排斥,應如何開導?

答:子女是緣分也是債務,債務並非供養孩子讀書的金錢,而是必須承受這個孩子的思想與看法。


父母的養育與供應,他們是你心中永遠的貴人;但涉獵不同的看法及觀念的破解,我們是否想過有沒有資格當父母的貴人?

貴人不是賺錢回饋的反哺,而是對父母根深蒂固的觀念能給予不同程度的扭轉與補足。


問題二:所學的專業雖遠景看好,卻與自身興趣有所衝突,應如何看待?

答:先找到自己才能設定未來;做事靠能力,能力的培養是多元的,但賺不賺錢則靠機緣與運氣來養成不同的財。


問題三:關於在社會競爭的面子與自尊問題。

答:人間之過並非過去所為之錯,而是能行而未行之善;善的觀念足夠便不會有面子與尊嚴問題,永遠只會設身處地體認到他人的可貴。


兩岸關係脈絡相連,希望彼此之間建立的渠道不只在政治上,更能從思想導引達成不同程度的圓融。

一場深具意義的精英座談,不僅在同學心中埋下思想的啟蒙,更為兩岸的心靈交流鑿現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