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 第二輯
談古論今 第二輯之一 【語不驚人死不休】
2018.11.18更新【語不驚人死不休】
人說:「萬惡嘴爲首」,一言足以興邦,一言足以滅亡,不要以爲話說出去即隨風消散,可以不分輕重禮貌,隨心所欲,口無遮攔的說,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一句話我們不覺得有什麼特別的意思,但在當事人聽起來,也許格外刺耳,或隨情緒起伏編成一個走樣的故事,記恨於心,成爲雙方感情的毒瘤。所以,與人相處是一種藝術,跟人溝通更是門學問。基本上,除了談判等有利害關係的存在外,一般人心存善念與禮貌,言談間必有一定的分寸,誤會的事情就不易發生了。
過去農業社會人心比較單純,言語間自然流露著含蓄之情,記得兒時在河中戲水,想要小便,又懶得爬上岸,只好唸:「土地公請閃邊,杯子拿走哦!」便就地解決了,這是對天地的一種尊敬,怕小便灑到土地公的杯子內,很失禮,還有,小時候逗蟋蟀,大伙兒一邊玩,一邊說:「肚卑仔活」玩它又怕它死掉,這表示早期人講話比較慈悲善良。
若是形容一個壞心腸的人,台語比較惡毒的說法有:「伊就黑腸肚,就埋初一和十五,埋還遇到風雨,挖還找不到墓埔!」詛咒一個人心眼壞,他一定是黑心肝,黑腸肚,初一或十五會死掉,出葬那天斜風淒雨,要下葬了還找不到墳墓。爲非做歹的壞人是該口誅筆伐,不過上一代的人罵法比較厚道,不失有挖苦人的趣味。不像現代人話之鋒利,非置人於死地不可,甚至人被你打倒了,還不放過,手拿著磚頭,怕他站起來,可以立刻再補上致命的一擊。現在的社會先發制人,肉弱強食的情形很多,講話尖酸苛薄的人,其行爲也不會好到那裏去。
還有一種人,講話喜歡「澎風」,把自己虛漲,把聲勢擴大,然後以此自豪,認爲自己很行。明明只有一面之緣,也要攀親帶故,拉抬自我身價。一句台灣俚語說得妙:「澎風姑,看走路就知身軀!」意即會吹牛誇大其詞的人,看他走路就知道身體一定在搖,表現出說謊不安的肢體語言。另外,「君子輕諾則寡信」,「君子無信則不立」,「君子無戲言」,話語言辭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誠信,影響事情的成敗,若是位高權重者,講話可能還掌生殺大權,豈可輕率不慎?
說謊之外,「大嘴巴」也是禍從口出的一種行爲。台灣話說:「聾子好傳話,瞎子愛擲杯,啞巴愛抬槓,斷手的愛抓雞!」意思是耳聾的人喜歡傳話,眼瞎看不見的人還愛擲筊杯,啞巴的人愛爭話,手壞掉的人想抓雞,就像「大嘴巴」一樣,不需要講的話,你一定要說,非弄得雞飛狗跳才知勢態嚴重。早期台灣南部流行一句話:「你洗嘴了嗎?」若沒有,就是「大嘴巴」!
澎風的,說謊的,大嘴巴,戲言的,這些都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這些人「群居終日,言不及義」,既沒有高貴的理想,也沒有眞實的情意,彼此間言語無味,說人是非長短而已!想突出自己,又無眞材實料或特殊氣質,只好「話語」來令人側目。
平常應酬,最怕吃的就是「豬欄飯」大家圍在一起,菜一上桌,每個人頭一伸,埋頭猛吃,然後談一些沒營養,索然無味的話題,不僅言語無味,也覺面目可憎,話是不驚人,但行爲很驚人,不聊「天」,不談「心」,只談天氣和心機,沒有天理,沒有良心,只有股票和權力,這簡直就是「無聊」!吃飯的重點是「酒醉飯飽用話呑」,大家把話講出道理見解,肚子飽了,智慧也增加了。不是只增加熱量脂肪或腰圍,也該爲我們的腦袋注入思想,和眞實的新希望。
一個人行事欲成不敗,易經裏有句話可做爲惕勵:「君子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事不密則難成。」意指一國之君,行事不懂得嚴守機密,對內用人舉才,尚未公佈前,就透露了風聲,未被提名升遷的臣子一定不滿意,離經叛道的事便發生了,最後可能痛失良臣。而爲人臣子者,受命行事,以爲有表現的機會,就到處張揚,系大招風,位高招忌,眼紅的人積慮,硬是把你拉下來「則失身」就是這樣的因果。「事不密則難成」做事佈局疏忽不仔細,又不謹守口德和秘密,一旦輕言一句,別人記恨,有心人想整垮你就容易多了。
由此可知,「見事莫說」,見到事情就不要大嘴巴,儘量保持心中的平靜與冷靜。然後「問事不知」,別人探你口風時,答說不知情以保身,因爲「寄錢會少,傳話會多」是人通病,託人轉交三萬元給朋友,可能到對方手裏只剩二萬八了;而話一傳,絕對會添油加醋,味變了,量也增多了。然後「閒事莫管」,原來不是你的事,結果好出風頭逞英雄,惹禍上身,所以「沒事早歸」,該回家了,就不要在外多流連,沾染不必要的是非。
在人際關係中,會因爲言談的草率,誇大,不在意,妨礙了行事的原則,使我們莫名其妙的失敗,人說:「一支草會梗死人」,道理就在這裏。所以,說話前應該三思,這是不是事實?說這話是否有失忠厚?它一定得說出來嗎?由你說出來的話,可以讓世界知道你是什麼德行的人,噴吐唇齒間的字句前,請先美化您的心靈與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