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 第二輯
談古論今 第二輯之三 【聽佛修禪似有悟】
2019.02.19更新【聽佛修禪似有悟】
很多人認爲自己是虔誠的教徒,無論是供奉佛祖、耶穌、或任何宗教,聽完教義道理後,覺得很快樂充實,打完禪七,入禪又入定,覺得自己有金剛不壞之身。結果回到家裏,小孩妻子一吵,心中就按奈不住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少一樣,都令人心煩,於是,連帶的想到繁瑣的公司業務、複雜的人際關係,樣樣費神,樣樣有待處理,一顆大石又壓回心頭,教人煩悶不舒坦!這就是「聽佛修禪似有悟,滾滾紅塵又現形。」剛才學的觀念道理全都忘了,現在所發生的事情才是「事實」,又回到原來未經修飾洗滌的我。大家要瞭解,人有信仰並不是錯誤,但是對信仰應有何認知,則是我們要不斷學習的一種境界。
要理解信仰眞正的涵意,先要瞭解人生在追尋什麼東西,爲什麼宗教給人的快樂與力量,是科技儀器測量不出來的,所謂的神蹟與感應,常跳脫出人類智慧的範圍,令人不可思議,科技進展日新月異,不就是爲了滿足人類的需求,爲什麼反而要靠信仰求得真實與寧靜呢?這樣對發展科技不是一大諷刺、或太迷信了?我常講:「科學在造物者眼裏,只不過是遊戲而已。」「科學講求眞」,而「藝術講求美」,藝術是人類文化與生命風格的美,懂得欣賞其內涵或歷史的意義,它的價值便不是金錢可以等量。而「宗教講求善」,這個善不分軒輊,是阿拉也好,是耶穌、聖母也可,或佛祖、關公、土地公、媽祖,都沒有關係,祂們所闡揚的意旨就是「善」。
談到這個「善」,目前大家所信仰供奉、有跡可尋的,包括釋迦觀音、耶穌、聖母,都是由人身變的,這一點就如同中國易經所講,天、地、人,人爲三才之一,既然是三才之一,就是成佛的器具,就像我們做陶瓷需要泥土,我們就是泥土,如果陶瓷是佛,那麼泥土就是成佛的原素。人是「神魔本一體,善惡在一念」,如果一個人的思想很超然,他能往神界的方向走,如果思想價值觀被世俗牽絆著,那一定是往魔界去,而這思想念頭,跟宗教有相關。
早期的農業社會,每個地方都有地方神,像「五府千歲」,廟宇內的「千歲」和我們人間管區派出所沒兩樣,在另一界稱「千歲」,照顧地方百姓的福禍福祉,每年收耕,都有謝天的慶祝祭典,很樸實單純。而現代人拜神求佛的所有格太重,廟裏常見到阿婆或母親帶著小孩拜拜,抓著拿香的小手,開始求神保祐小孩會讀書,將來做大官、賺大錢,這是預謀設計,代表想得到的東西不是來自實力,而是所有格的妄想貪念。
我常告訴朋友:「過去了無痕」,過去的事如過眼雲煙,是得或失,是成或敗,根本不在意;「現在隨緣」現在的事情隨著緣份在進行,它不會是我的壓力;「將來不預謀」未來的事情不強求設定,期待要達成什麼樣的理想而做假。從這觀點來談,很多人拜「公媽」都拜不好,人說:「憨人拜公媽,愈看愈不像有來吃!」拜公媽時,盯著祭品看公媽有沒有來吃,愈看愈不像,心裏在這個時候產生疑慮,也對宗教信仰產生預謀和目的。
曾經在報上看到一則新聞,台北福德坑有座西寒寺,裏面有很多斷手斷腳的佛像,原因是玩大家樂、六合彩的兄弟們摃龜,就怪罪神不靈,或沒有保佑他,於是搗毀丟棄以洩恨。這就是「預謀」,是他心中預設了立場。
對宗教信仰我們應該感受金剛經裏面所講的「斷疑生信」,如果心中的疑惑不能斷的話,就不能生出信心,如果還存有人的思想來想像神的境界,那更永遠沒有辦法以另一種方法來解開人類的煩惱,這就是「絶相超宗、頓忘人法解眞空」。世間事難免因個人的資質與悟性的不同,產生迴異的造化。有人轉世投胎是第一次來當人,思想淺薄,觀察事理皆以人間的角度來審度,不比當了好幾世人的外型、相格、處世方針都有其與衆不凡之處。與衆不同並不代表你超然,例如今天被總統召見,回來的薪水一樣是三萬二,也不會因此變成六萬四,它是榮譽,也是一時的浮像,人生最難得的是內在的經營,變化氣質、開發心靈、實現道理,悟透後,原本害怕在意的陰影便不復存在了。
「聽佛修禪似有悟」你要悟,就要徹頭徹尾的悟,執著堅持的悟,千萬不要在「聽佛修禪似有悟」之後,遇到滾滾紅塵,又現出原來的本性,和原來沒有修行的時候一樣,如此你不但浪費了寶貴的時光,又因你的思想、看法、觀念、和行爲的錯誤,重新造出更多的罪孽。此時你不但沒有訴求宗教的「善」,反而因行爲增加了你的惡,一來一往之下,還賠上天地之間讓我們修行的“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