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禪
生活禪 第二十八篇 【孽緣一線牽】
2018.11.28更新【孽緣一線牽】
在唐期,唐太宗李世民麾下,有位驍勇善戰的武將「薛仁貴」,他率軍東征,破高麗、契丹,突厥立下大功之後,薛仁貴的兒子,薛丁山在唐高宗時也率軍西征,平定蠻夷,更擴增了大唐江山的領域,父子倆相繼東征西討,峰火連遍,一將功成難免萬骨枯,將士死傷,天倫硬拆的場面當更是無計其數了!而戰爭連連,鐵蹄踐踏,民不聊生,也就惹得天怒民怨。之後,薛家生出了一個孫字輩後代名薛剛,因爲武藝高強但脾氣暴躁,某天犯下滔天大禍,錯手打死皇室後裔,結局是遭到最嚴厲的罪刑,薛家後世滿門抄斬並得連誅九族。而且死後屍首不得埋葬的命運;會談起前段的故事,目的是解釋漢字裏的「孽」,也就是佛裏常說的「孽緣」或「孽障」;佛經對「孽」的解釋,象徵因果循環的含意,而我個人是以故事發生的原由,更深刻地來詮釋這個字的形成,並含沙射影地描繪出許多行事作爲,小至個人大至社會,脫離不了輪迴承受與因果關係。
西元1980年2月28日,當天台北市民權東路恩主公廟裏的神,曾經爲了一件大衆都知道的事情,差點就揹上黑禍,讓人們產生對信仰的懷疑;事情的發生,就是在台灣1979年美麗島事件後,林義雄先生家慘遭不幸,雙胞胎女兒被兇手殘殺,另一個女兒重傷,就是連從小含辛茹苦,一手將他扶養長大,並讓他接受高等教育的老年寡母,也不能倖免於難,同樣地被兇手置之於死地,這種打擊對苦主當事人已經不是生死的問題,而是內心所遭受的衝擊,「忍耐、毅力、決心」的勸慰字眼,當時對他已經毫無用處,只有「瘋狂」才能比喩應該有的心境;事情發生後,報章雜誌就曾經提起,林義雄先生年邁寡母,平常爲了打發時間,除了幫傭以外每天大清早,一定步行上恩主公廟去當義工,是一位非常有虔誠心的信徒,但是如果老天眞有靈,爲什麽不保佑她逃過這次滅門浩劫,倖免於死呢?碰到這種問題,連神仙都百口莫辯,但是如果反過來用另一個角度去想,就不難發現什麼叫「慈悲的心境」了!
如果這次浩劫,是生命裏不可避免的劫數,而林義雄先生以及三十幾年來相依爲命的老母親,因爲神的保佑能倖免於難,但是卻叫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孫女的慘死,而唯一可依靠的兒子又身繫牢獄,什麼時候能出來誰也不能保證,您想想,從年輕時就必須辛苦來養育兒子,老了又要面對這次永遠無法忘記的殘酷事實,更痛苦的是,在未來所剩的日子裏,還要每天去接受這種打擊,和幾乎心死的摧殘,這種結局對這位風燭殘年的無辜老人,是否太不仁道了呢?所以死對她來說比活著還更幸福,結束生命是因爲任務已了!苟延殘喘是罪孽未盡,神的慈悲,不一定往生之路,而是盡其所能,使人適得其所而不再受罪,滅門血案,是人與人之間結束生命殘酷的方法與手段,留著倖免於難的人,卻得永遠揹著無法解脫的痛苦十字架,在兩害相權取其輕之下,這種結果是連神也不願看到的事實,但事非得已,只得百口莫辯,就待蒼生的信仰心念來加以評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