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十二輯

專題論述 第十二輯之一【高處可望遠 順風免加聲】(1)

2022.03.07更新

【高處可望遠 順風免加聲】

 

 

我從事思想導引的工作,至今已二十餘年,這些年來,我深刻地體驗到當人的不容易;一般人都想要扮演好自己的人生角色,想盡可能的兼顧全局,但往往事與願違,要不是無法抓到事情的頭緒,就是不知道應該從何處起步或使力,這就好像玩象棋時有車有馬,卻獨獨缺一隻炮,車馬炮永遠無法搭配在一塊兒的狀況,實在令人懊惱。其實,地球上六十幾億人口都在面對這個無奈的問題,也因此,每個人的心路歷程都斑斑可考,各有各的辛酸血淚史。

 

一個人無論落足於貧窮或富有的家庭都只在那一瞬間,接著就得面臨各自生命的啟承轉合,終其一生無論貧窮或富貴,只要一闔眼一切就都結束了。無法參透此中道理的人,凡事都會以「求生」為基本出發,好比父母栽培子女讀書,就只是為了讓子女習得有限知識以利於日後的工作謀取,為人子女者因此只能往工作去延展自己的才能。也因此,擁有出類拔萃的社會地位並不表示懂得人生,就算擁有再高的學歷或者獲得諾貝爾獎的殊榮,還是得回過頭來重新學習人生。透過大家在網站上踴躍分享各自生命過程中的辛苦難捱,我更知道要如何切中演講專題的核心,有鑑於此,特別以《登高可望遠,順風免加聲》這篇專題,與大家共勉。《登高可望遠,順風免加聲》簡單來說,就是人生如果經營得當,那麼順勢做事一定遠比故意經營來得持久宏大,這也是「順勢贏造勢」的道理,正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凡事都要按部就班的了解自己的心路歷程,切莫造勢而起,好高騖遠的以為凡事都能一蹴可幾。

 

 

 

■登高可望遠 順風免加聲

 

 

以星辰命盤來說,每個人身上都有文昌星與文曲星,這兩顆星都有化科,化科主名聲,也主功名與科舉。出生於中華民國尾數五的人正好碰到化科年,也就是丙年的文昌化科;出生於尾數零的人,包括辛、巨、陽、曲、昌,則是文曲化科,這兩年出生的人都要特別留意,凡事都是禍福相依,化科會讓人聲名大噪,卻也可能在突然間譽隕星落。相對於化科,「心海羅盤」則是如此踏實的靠著大家口耳相傳而獲致美名,這就叫「登高可望遠」;此同時,我們又以「順風免加聲」的方式經營,才得以擁有今日聲望,這個榮譽是由全國的心海家族成員共同締造的,經由每一個人不遺餘力的傳播善知識,才能成就這件功德事。心海羅盤對社會的貢獻不全然在舞台上,我們在舞台下產生的激勵力量更是深遠,金剛經中有言:「若有人能使善知識傳誦於人,功德則是無量。」傳誦於人是要多讓一個人來聆聽、感受善知識,使其回返於自我原來的自然狀態,這就是一件功德,何況我們在傳誦過程中平實不造作,也從不添油加醋或藉助媒體報導渲染。「心海羅盤」的事業經營主要在引導大家懂得經營自己的人生,時下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經營自己的生活,所以日子過得亂七八糟,晚上充滿一大堆想法,到了白天卻毫無進展,無法了透許多事情。

 

身而為人一定要了解何謂「內」與「外」,從而區分看待,才能進一步釐清順勢與造勢兩者間的關係。人在經營自己時應該實實在在的了解個人心境的想法,時時自我反省,修為才會慢慢往上騰升,絕對不可以造勢而為,這個觀念就是本專題的精髓所在。「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靈、氣質與命格,也是命宮星辰的主星對待,命附在骨內,怎麼樣都削不掉。附在骨內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的靈及其內在習性是從過去累積到當下,只是剛好這輩子又來扮演人的角色,因此身而為人一定要先往內看,將個人的吉凶禍福完全當成修持來自我承擔,而非一再往外探求,否則便會荒腔走板、亂了方寸。「內」也是夜闌人靜時透過反覆自省,檢視自己當天的人際對待關係、言行舉止及心境轉折,再適當的調整心態,讓這些不好的心性慢慢臣服,心靈空間因而得以安然,不再滋生事端,這是身而為人首先要做的功課。尤其現今資訊發達、物慾橫流,人更應謹守自己內在的不安情緒,時時刻刻自我反省,以免情緒往外奔岔。一個人如果每天都懂得反省自己,並檢視今日之我與昨日的差別,就會每天都有所體會、進步。每天都願意自我反省的人,容貌會愈來愈乾淨;不懂得自我反省的人,則會一片茫然,臉色也會愈來愈暗。印堂發黑就是指那些不曾反省自己的人,因為不懂得反省自己,只得任由情緒往外發展,這就是造勢。

 

 

 

■應對那顆容易奔岔的心

 

 

身為父母的最大職責就是教導子女如何應對那顆容易奔岔的心;在我們的演講現場有很多父母都帶著年齡很輕的孩子(有些甚至尚未就讀幼稚園或國小)一塊兒到現場聆聽善知識,這些孩子跟隨父母親從入場到演講結束至少要五個鐘頭才能離開,這五個小時當中,這些孩子不哭、不吵也不鬧的聆聽善知識,連身為父母的人都感到窩心與光榮。其實,身為父母者也要同樣嘉許自己對善知識的用心追求,能夠接受善知識的人都具備聰明、心定、有悟性、有德操的特質,善知識只是讓他們更上一層樓罷了。相對於那些正要進牢獄或者已經關在監獄裡,乃至計畫今天要搶劫、明天要殺人的那些心思極度賁張的人,更是我一直想要提醒、關懷的對象,我非常希望這些人能夠藉由善知識來洗滌心靈,讓已經迷路的心重新找到出路。身而為人應該時時自省吾心是否已經迷路,一個人的心思如果每天都很沉穩,就會像那些連續聆聽五個小時善知識都不吵不鬧的小孩,那也代表你已經進步了,這是屬於內在自我修持的範疇。一個人一定要先將內在修練好,才能進一步追求外在的圓滿,因此,當你覺得做人辛苦時,一定要覺察到是自己讓自己苦,而不是做人本身辛苦。可惜有很多人以為藉由外在的養生就可調整內在的自我,於是一群人一早就紛紛去練氣功或跳舞,殊不知那只是在養氣,內在性格還是可能隨時搞亂外在的氣,只要情緒隨之而起,心神就會立即奔岔。反省並不拘泥於形式,不要以為每天早上到公園散步或保持肢體的律動,就能改變性格。

 

「國者人之積,人者心之器」,心中的氣場如果動得不對就會心猿意馬,抓不定動向,偏偏人們又期許自己必須承擔所有的功過,人心因而容易顯得騷動不安。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我們也可以像醫生檢查病人的生理狀況一般,每天檢視自己的心理狀態,透過行懺悔的方式讓心神更為沉穩,「有形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藉由不斷的行懺悔之後,心田自然會感到很舒服,觀念也會開始騰升,如此自然得救。一個人若願意從自己的心出發,就不會受外在言語的是非功過所影響,心情自然穩定平和,也因為心中無任何的光榮與恥辱,反而能夠用同等開闊的心情去迎接光榮與羞辱。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如果都能回想、檢討自己當日的心情是否有變化?是否有賁張、羨慕他人的情緒?如此絕對會一天比一天進步,若能再透過心海羅盤的薰陶、汰換,心神就會像做體內環保一樣愈來愈乾淨,愈來愈充實飽滿,也因此愈活愈有意義,而臻於仁者無敵之境。當個人的心神有所汰換與改變時,無須藉由外在的嘉許和讚美來肯定,因為那只是一時的名聲,他人接受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願意真誠的對自己的心負責,當一個人勇於對自己的想法、感受、性格負責任時,就代表他的人生已經邁向成功的方向。

 

 

 

■道德觀牽涉所有問題的根源

 

 

人生的經營重在趨勢和方向,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往人性心理與思想的方向耕耘,這條路最終將帶領人們歸向極樂;相反的,若是往富貴名利或功業彪炳的方向耕耘,這條路不僅沒有盡頭,還會讓人走向不歸路。行進方向的不同乃因人的性格差異所致,它與學歷高低毫無關連,每個人都有判斷是非的能力,只要稍微動一下腦筋,就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可惜人卻常常因為性格膽怯、害怕丟臉而死鴨子嘴硬,可見時時行懺悔的重要性。當一個人清楚知道自己的道德觀,就會看到所有問題的根源,進而萌生知恥近乎勇的智慧與力量,勇於面對自然會一直進步,因此,做人做到最完美,就是當自己開始會感到不好意思,羞愧於自己怎麼會如此,於是開始自我整理、檢討與調整,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走出家裡大門與人互動。與外界互動的第一步,是去了解內外的區分,從而知道自己可以握控的部分。身處經濟社會,人們透過金錢買賣的流通來滿足生活需要,所以不免會受控於金錢使喚,這個時候,適切地調整金錢的價值觀與使用觀就顯得非常重要,但也尤其困難,因為人的靈魂是有歷史的,一個人觀念的形成是從好幾輩子以前當人時就累積至今,很可能到這輩子來當人,觀念都還調整不過來。因此,由自己現在的心性,便可得知自己過去是如何使用金錢;換句話說,也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金錢觀念,知道自己是把錢花在虛榮、炫耀,還是使用於公益事業。一個人如果能夠時時行懺悔,那麼即使表現出過去不善的用錢模式,還是會懂得自我反省與修正。可惜的是,很多人的心性仍處於過去饑寒起盜心或者飽暖思淫逸的狀態,所以這輩子經常感到落寞寡歡,這些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糟糕的輪迴,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喪失了做人的道德觀,才會身陷囹圄。

 

以我為例子,我出生於非常貧困的環境,但是數十年後,今天的我一天進出的錢財不知凡幾,但是錢財卻從來不曾對我產生什麼影響力,這輩子來當人,我從來不把錢財作為自我輝煌的工具,既不以揮霍錢財來取得虛榮,也不因擁有很多金錢就高枕無憂。沒有一個人敢說自己有錢就不會生病,與錢財來往一定要清楚自己是和金錢在作朋友或是當仇人,財與囚仇,金錢一定會與被金錢囚困的人當仇人。這些與錢財當仇人的人,當有錢財進入口袋時就高興萬分,錢財一出去則充滿恨意,殊不知錢財花出去是一件十分值得高興的事情,但就是有人花錢花得那麼痛苦難捱,非要把一個錢打二十四個結,算得清清楚楚的。這樣的人根本不知道賺錢的角度,以為靠自己會加減乘除的小氣吝嗇就能賺大錢,卻不知道做事靠能力,賺錢靠運氣的真義。

 

 

 

■花錢要有兩種喜悅的心情

 

 

當一個人花錢時一定要帶著喜悅的心情;平時我搭計程車,只要看到司機的後腦勺,就知道他是多少歲數,如果是上了年紀的四、五十歲人,大多是中年轉業不成,只好從事計程車駕駛的工作,從他們背後我看到他們的太太與子女的臉龐,我深深認為這筆車資的花費實在有助於整體社會的良性循環,因此只要是短程,我下車時從來不找零,雖然只是區區幾十塊錢,但是司機會因為覺得被尊重而感到開心,接著上車的人看到這位司機的服務態度這麼好,也會感到很愉快,整天下來,所有的人都會很舒服,這樣一個拋磚引玉的動作,何樂而不為呢?我就是用這種把金錢往外灑,灑在會萌芽的地方的觀念來看待金錢,既然會萌芽,就會茁壯、長大,之後就能夠收成,所以灑出去的東西一定會回收,而且會愈來愈旺。因此,我曾經立下志向,到了西元2005年,心海羅盤除了擁有全球網際網站,有生之年我還會在台灣蓋上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圖書館,這是所有心海家族成員這輩子共同努力的願景,金錢對我而言,一直都是流通工具,而不是作為炫耀或安全感的所在。

 

一個會賺錢的人是用自己的命而不是運來賺錢,命是資質、看法、觀點,只要資質、看法、觀點正確,又能時時調整個性、自我要求,那麼不管到任何地方、遇到任何人都會被接納,可惜,很少有人會每晚自我審度,所以往往一早醒來,個性還是沒有改變。民以食為天,經濟是所有事物運作的根本,沒有經濟便什麼事都做不了,可見金錢與生命的關連有多重要,當金錢觀一釐清,就會帶動錢財的進入。我將自己對外支使錢財視為在造社會公德,以讓這個社會瀰漫人情味,另一方面我又暗自竊喜自己花錢時不會感到心痛,當一個人花錢時不會感到心痛,就代表他開始要真正的做人,並往成功的人生旅程邁進。如果一個人每次花錢出去,都是呈現良性狀態,就代表老天爺非常眷顧他,讓他有花錢時不感到難過的資格與機會。相反的,如果花錢的過程產生奔岔、納悶、捨不得的情緒,就代表這個人要開始內修,如果連花錢的角度都修不好,又要如何去賺別人的錢,或者要求別人給他錢賺呢?可惜,多數人都不往這個方向思考,只是一昧的往緊縮、算計金錢的方向靠攏,結果省到最後連銀行也不願意給利息,這時才發現自己全輸了,「人想不會贏天給」,一個人如果一直想著要領兩百萬到三百萬的退休金,再透過銀行的定存利率作為自己每個月的生活費,以為這樣可以把人當好,問題是他再怎麼算就是沒算到一旦福氣用完,身體發生病痛或是業力進來時要怎麼辦?這些狀況的發生都是天機,無法逆料也算不到,人算終究無法贏天算,人算是有形的數據,即使算得清清楚楚,算到最後人生不如意者還是十之八九。

 

 

 

■錢財的使用是一種觀念

 

 

錢財的使用是一種觀念,可以透過內在不斷的調整與學習,有位女聽眾寫信給我,說她聽了《心經開門》之後,才猛然驚覺自己過去總是把擁有金錢的多寡作為安全感的投射,感觸良多之下痛哭失聲。其實,很多人都以金錢作為安全感的來源,卻沒發現當沒有金錢時,一樣可以安然的過生活;就像我從小生活非常貧苦,還在唸幼稚園時就懂得批糖果去賣錢,雖然日子過得辛苦,但從來不曾因為沒有錢而死掉。直到現在,我一樣沒有金錢慾望,一樣感到非常自在,也一樣活在不用錢照樣可以三餐飯飽的狀態。我與金錢的關係若即若離,當我要用它的時候它就來了;當我要放它出去時,它也出去的很高興,所以我與金錢不但不會變成仇人,還建立在一種健康、良好的關係上。由一個人這輩子財帛的多寡便可影射其上輩子福份的厚薄。只要一個人使用金錢的心態正確,他所累積的金錢又灑在好的地方,就等於累積了一份看不到的福份,這個福份會留到有一天因業果報來臨時讓他得以消災解厄。也就是當一個人把錢當肥料灑,雖然他的本意並非要特意去累積福德,但是當福份到達某種程度,而某種果報也不得不來時,這個福份就會擋掉果報。至於沒有累積福分的人,只能用身體去承擔,再苦一點的人則可能要用一輩子的勞力來承受。可見,把錢花在無形中,不因為錢去惹是非或惹紛爭就是花錢消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