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十輯

專題論述 第十輯之五【日日燒香 不如家火不揚】(2)

2021.12.07更新

【日日燒香 不如家火不揚】

 

 

■內求乃人生最大功夫

 

 

人與人之間的是非,會無形中讓一個人身上的無名病不斷,一下子血糖偏高,一下子癌細胞有點擴散,很多問題都會就此衍生,其實,這些病情都是因為人的七情六慾在作祟、心火不斷起伏所致。過去在看待疾病時,都以細菌感染的醫學觀點為出發,今日醫學則重視蛋白質的組合分裂情形,而蛋白質的組合分裂其實與每個人的內在心性有絕對關係,也就是一個人心思的持平度。所謂的持平度,就是看待事情的角度拿捏,例如你在燒香供佛時,只想著這一次出海能夠抓到多少魚貨,或是只祈求文昌星君保佑考試高中,這種心態其實是本末倒置,完全沒有抓到重點。當一個人去卜卦算命問運勢時,其實自己早已知道答案,只是不曾用心去問而已,上天給予每個人一種能量來認知前面的路途與方向,也賦予每個人判定一個人是非成敗的生命本能,只是人往往昧於良知和事實而自我欺騙,騙完之後不認輸,只好慚愧轉生氣,事情當然會搞得亂七八糟。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算命師,日常生活的選擇本身就是在算,一件事情還沒有結論之前,我們會用心經營;要開一家店之前,我們也會自己做過評估才去經營,沒有人會忽略算計一頭栽進去,自己捏過的麻糬,大小自己知道,但為什麼很多人都算不準呢?因為你常常騙自己、常常昧於事實、良知,也常常受七情六慾的矇蔽,如此便衍生出個性在做事,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個性太彰顯了。每個人的造化,最後一定是自己在承擔,就像前述所提同樣在出租場地,公德與私德之間的差別是非常懸殊的,但是我們不會去憎惡對方,只是嫌惡這件事情的發生,這件事情只代表該單位的群體價值觀還不到層級,讓人覺得遺憾,至於那個做錯誤示範的人也已成為橫諸於前的一種借鏡。

 

不管走到哪個單位、哪個行業,小至於相夫教子、家庭倫理的管理,都有許多人在做錯誤的示範,也讓他們自己活得不高興。一個人就代表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會直接的影響到家裡看得到、聞得到、感覺得到的氛圍,夫妻間的相處、兄弟朋友間的交往,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敵友親疏,都來自於個人心神所自然散發出的一股氣質。在人生舞台上,角色扮演恰當的人,就是不做錯誤的示範,但是芸芸眾生中很少有人會有這種思考模式,大多數人都是一下子就讓心裡的想法直接奔放而出,一路撞倒人,卻沒有能力善後。放眼跟前,我們看到的多是起起伏伏或者失敗的人,他們多半是心火不斷、家火會揚的人,人家說拜拜要燒好香,這樣的人燒再好的香都沒有用。當我們站在神佛面前時,正確的信念應該是:我們不是崇拜神佛的神力,而是尊重、敬仰祂沒有生滅之感。很多人進到廟裡,或跪或爬,有人還對著神佛淚流不停、甚至哭得唏哩嘩啦的把自己當成悲劇的角色在看,然神佛不會因為你這樣而流淚或跟著哭,這不是祂不慈悲,而是祂非常清楚人性的弱點。往外追尋、很少內求,是人的通病,求要求在反求諸己,求在拿捏自己內在的缺陷,這才是最大的功夫。算命不用求人,自己先算準,看準自己的時候,根本不要學斗數,也不用學八字,老天給每個人的先天智慧,都足以讓大家可以跟我一樣上台說話,絕大多數的人做不到,只是因為你們矇蔽了太多事實,所以找不到實的東西,既然到處都充斥著不實在的虛,家國怎麼會和樂呢?當「你肖想著我的大腸頭,我肖想著你的肚臍尾」,彼此爾虞我詐時,就會掉入妄想的循環,就像突然中了樂透獎想要獨吞的妄念,一下子就把一個人捲了進去,可見內求與外求的差距有多懸殊。

 

人活著的目的不外乎提昇生命的資質與素養,今天大家聽心海羅盤非但要養成判斷和解決事務的智慧,也要不斷地調適自我、提昇內在的能量,當你們聽善知識聽到一種層級時,便不再會與人爭長論短,而且會看開很多事情,難說不見得有辦法做到不生不滅的境界,但起碼會看到很多人願意與你為伍,生活在這種磁場之中,自然會慢慢的提昇自己的氣質,不會在洪流之中打滾,更不會與人和稀泥;與世人的對待,也開始懂得能交往的就深交,不能交往的萍水相逢就好,一旦抓著準繩,知曉什麼是交朋友的智慧與內涵,這樣的境界肯定是相當不得了的。在有限的歲月裡,若不從這個地方打底,又怎有機會重來一次?這個問題其實是非常嚴肅的,卻有太多人全然不知如何拿捏,根據統計數字顯示:台灣的消費者每人平均一年花不到兩千塊錢買書,但最少花兩萬元買化妝品,這個相對數字很嚇人,可見不曾思考過生活的拿捏與智慧者所見多是。

 

 

 

■朦朧的人生哲學

 

 

過去的年代,再窮的人家都會在家裡放置救急藥物,我們稱之為「藥包」,現在經濟富裕了,很少有人過得苦不堪言,一般人都有一定水平的收入,這時我們不妨轉個角度,看看家裡有否存放一個能夠治理心病的藥方,以便在碰到困難時可以幫忙解套的「藥包」?譬如家裡若有一套《典藏月刊》可以隨時拿出來看,每天就會有進步,所謂溫故而知新,不同時候會有不同的觀感,二十年前碰到的事情,二十年後的心得當然截然不同;心海羅盤文教基金會有很多很好的作品可以慢慢的收集,不用一次買齊,無論任何時間,家裡都放著一些好的作品,可以讓你在閒暇、無聊或者有需要的時候,拿起來看和聽,這對你的整個心性和態度絕對會有潛移默化的作用。一般人只知道預防生理疾病,其實最大的生理疾病就是我們看不到的那一把無名火每天在那邊燒;我們只知道去醫生那裡處理「肝火旺盛」的問題,其實說穿了,那是脾氣比較旺盛,睡眠不足、整晚睡不著、半夜都是想法,肝火當然旺盛。肝火一定來自於心火,尤當自己內在的思想和智慧都不足以應付情況的需要時,又任令情緒左右,想要高興就高興,想要生氣就生氣,想不睡覺就不睡覺,一天到晚都在發散這些情緒,有多少人能高興的過日子?但反過來如果能從智慧的孕育裡,慢慢的帶動心房的滋潤,到最後你定能看出一種精髓和感觸,經過自己的努力之後,也許三天、五天,也許三年、五年,當你能笑說自己以前的愚笨,那個時候就叫進步。人在進步的時候,跟你一起吃同鍋飯的人都會與有榮焉,因為看到這個人有所成長了。

 

很多事情我都會設身處地思及於大家的方便與不方便,我到離島澎湖演講也是一種責任,因為我曾經承諾當地的鄉親父老,無論如何每一年都要想辦法到澎湖演講一次,讓當地的朋友也有機會雨露均霑,這就叫互相。一個人做事情如果都是利他,無形當中將會成就一種可久可大的格局;歷代王朝也好,現代總統也罷,改朝換代以後,有多少人的政績禁得起後世的評價?和他們比較起來,我既沒有顯赫的職位,也沒有驚人的頭銜,但我卻將本身所從事的工作看待以深遠。我希望今天站在台上所講的每一句話都能夠讓你們收集起來放在家裡當成藥包,也作為教育下一代的智慧錦囊,留傳給我還看不到的後代人,這與識見短淺、只看得到跟前事情的人,真是天地的格局差別。我有一種宏觀的看法,因為我知道智慧不開,地獄永遠不關,地獄不是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假如有人深陷於心神當中的不安寧,感受到心境的紛爭徒擾,以及手腳無力、昏眩盲目,這都是地獄在召喚,地獄就是讓人不能快活、無法清楚。人們往往想不通為何心情不能清靜、自在,其實那是因為我們把人當得太像了,做人有時候需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朦朧也是一種美,這種美就是美在我們不會太在意過往的得失與不如意,那些都不是我們要爭取的。我一再強調,人生只要忠於原味就好,忠於原味最不簡單,它是一種內在的修為,就像我的演講聲音是很自然發出來的,這也是忠於原味,忠於我的感覺、看法,中間無須經過任何思考或轉折,也不需要故意拼湊,說出去的話語就是精氣神十足,不含任何雜質,因為它們都代表我的真,那一種感覺是很直接的。而坐著聽我演講的聽眾也同時接受到我的話語能量,有些話還會直接造成刺激,因為大部分人平常都少有機會徹底想透一些道理,周遭也沒有人可以直接告訴他,而當親近的人指出他的問題時,當事人很可能由慚愧轉生氣,這樣的家庭永遠不會和樂。人都不願意在他人面前被譏諷、指責或指出缺點,然而,總是得有人告訴他這些問題,最好的方式便是旁敲側擊、引發其內在良知,讓他慢慢的去感受自己的錯誤,當有了真實的感覺以後,接著就是認真回頭檢視、改進的時候了。

 

從我們當人一開始,母體給我們的是一種甘甜、溫暖的體驗,很多食物也都從甜的開始吃,小孩子絕對不會一開始就吃酸的,他們一定從甜的開始吃,然後才慢慢的學習體驗酸溜溜的心境;瞭解酸的體驗以後,辣的味道跟著來了,等到嚐過辣的體驗,接著苦的又會跟著來。一個人如果到了五十歲還不能悟道、覺醒,就不能轉成鹹,因為鹹是最平淡的,鹹是入口即甘,這是一種悟道的深刻體驗,然而很多人轉到苦就承受不住了,也就沒有嚐鹹的機會,因為跨不過智慧的門檻,所以很多人到老年時侯都覺得自己一輩子很辛苦,卻沒有人說自己這輩子這麼「鹹」,其實鹹到最後就不會感覺苦,反而能回甘,人生轉折的體驗,就這般在活生生的人世間裡起起落落、循環往返不已。

 

 

 

■連結每一代人的精神修為

 

 

現在是資訊發達的時代,如果兩、三年後全世界的固網寬頻速率夠快,我九百多集的演講內容便可以透過寬頻網路連續播出三年而不重複,每天打開電視都有得看,需要怎樣的專題就有怎樣的專題,如此便可對全世界人做更多的服務,這種佈局的背後是我非常用心的在看待我這輩子扮演的角色,同時也是一種照顧生命的宏觀情操。很多很有感觸的觀眾朋友一再網路留言述說很慶幸能與我活在同一個時代,一起在台灣當人,這是感觸很深的話,我想說的是:我的眼光、我做的事不只著眼於這一代,我要讓往後的世代都能把我的觀念當成傳家經典,如此才可能連結每一代人的精神修為。所以,如果各位吸收善知識只來自於一個禮拜的兩堂課,家裡卻沒有寄放任何「藥包」,這種修持的過程很可能會半途脫節,因為生活中的種種魔考很快的便會吃掉兩天的成績,人的惰性也會讓你很快的回到原點。聆聽善知識是一件「開智慧」的事業,只有經常不斷的接觸方能有成,如果若即若離,一個禮拜五天的現實生活和考驗,將會蠶食鯨吞你的短暫成績,殘酷的讓你無法承擔,因此除了以兩天的用心與智慧來化解之外,還要在五天當中經常接觸到善知識,以便持續增強功力,智慧是功力的問題,它是內在修為過程中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觸。有很多人在聽我的作品,或者看我的文章時,常常會有很多詫然的頓悟,那種頓悟的感覺非常好,那種感觸也很深刻,其實,那就是你的智慧點出你的悟性。我既不是聖人、偉人,也不是特別有名的人,但我絕對是智慧的傳媒,透過我的語言架構,我對世俗的深層理解,以及我對人性修持的堅持,導引出大家本來就具備的能量,所以,你們的功力不是我給你們的,而是你們願不願意讓自己提昇,我只是導引出趨勢和方向。每次演講時,我綜觀全場,都會深刻體驗到一股禎祥之氣,因為智慧交流,所以這個地方一片禎祥,但是這一群人如果在這裡爭權奪利,這個地方絕對一團殺氣,禎祥之氣與殺氣的差異就在於不同的情操和對待。你們不要認為我很了不起,我不過是一個好傳媒,能讓傳導出來的界面瞬間縮短我們之間的焦距,這種界面可能會點醒你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事情,這就叫功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功德的重生再造不是來自於生理上的病痛得救而已,而是再留一命讓人悟道,那是另外一種更大的命。

 

住在澎湖的觀眾,為了求取更多的智慧,可能會比台灣本島的聽眾辛苦一些,也許不必以唐三藏西域取經的故事來比喻,然而這份具有經典價值的智慧寶藏,肯定對你們受用不盡。不管各位今天的歲數為何,回頭一看,想想在你有限的生命中曾經認真拿取的東西,還有哪樣還在你的手上?恐怕沒有一樣留得住,但是你所擷取的智慧一定會跟著你的氣質走,兩權相衡,為什麼要讓智慧稍縱即逝呢?這就是我們搞錯了當人的指標,方向搞錯了,所以叫隨波逐流。很多人在一起才會隨波逐流,所謂的「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一個人如果了透了,就不必相送,就像老子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結束,在出西關之前,他寫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往後一走,沒有人再看過老子,這就叫「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沒有人知道老子身死何處,然而他寫的作品卻變成人類文明的經典,可見智慧的可貴、以及做人的輸贏在哪裡。離島的鄉親和台北聽眾都一樣三餐飯飽,也都一樣聽我的善知識,差別只在我是否能帶起大家的悟性,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不能只靠兩天的功力就要治五天的癌症,治理家庭沒有祕密,但是到底要用什麼來治理一個家、引領孩子成長呢?治理一個家庭不是基於男女情感而後結婚生子,就能其樂融融、幸福美滿,我們都曾當過好幾次人,這輩子我們可以試著用另外一種心情來對待男女、親子及夫妻關係,悟性即是最好的後盾和示範,因為,人生最後的輸贏就在於智慧的啟蒙。智慧啟蒙最大的收益是讓我們的心神穩定度到達中庸持平、不生不滅的境界。如果我們有辦法做到不生不滅,就不需要去拜神佛、算八字、問平安,因為一旦發現了生命的重點,又與神的看法同等時,我們不但不會再有求於祂,反而會誠心致力於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