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九輯
專題論述 第九輯之八【犧牲今日 才能贏得明日】(1)
2021.07.21更新【犧牲今日 才能贏得明日】
每一個人在社會時空裡,一定會經過許多不同角度的切磋才有機會成長。然而,大多數人都演著自己的角色,一輩子就活生生的演著一個姓名、一種臉、一種型,而後同樣經過童年、求學、結婚、生子的生老病苦死的生命過程,幾乎大家都在這種模式中過自己認知的日子。但這一種日子過下去,未來絕對會很痛苦,因為過去,人的耕耘只是為了三餐飯飽及個人的追尋,而現代人的真正需要卻是精神面大於物質面。或許有人覺得很奇怪,不是要把握今天才有明天,這個專題卻要人懂得犧牲今日,才能贏得明日?事實上這裡談的就是一種眼界。
大家如果捫心自問,不管你是靠山吃山的農夫,或是靠海吃海的漁夫,當眼見著自己必須藉著天然資源維持生存的必須,卻無法節制個人的慾望時,就是不懂得「犧牲今天的慾望,未來才有希望」的道理,所以台灣的開墾從平原往深山移動,動到某個程度,就動到山的根本,或者動到海的資源枯盡,這個時候回頭一看,才清楚的知道過往的不懂得節制,已導致「一場大雨三月濕,半天狂風萬樹斜」,這就是冰凍三尺,積弊已久所形成的狀況。放眼台灣社會,有多少人只知道賣力的向前謀取,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果每個人你存一點,我存一點的稍事忍耐,未來的社會一樣有它的造化。位於台灣東北的日本同樣是以漢人為主的亞洲國家,他們也時常遇到颱風和下雪,尤其是北海道地區,一旦積雪融化時,不但會帶來驚人的水量,也會連帶的造成土石崩落。老天爺在形成天地之間的不同法則及運作過程時,必然有其規律;民主國家中大家仰賴著彼此的尊重,共同的為國家付出的權利與義務中,唯一能夠憑藉的就是一套憲法,相同的大自然中,風有風的法、山在整個形成中有它的法則、水在流時也有自己的規則,這個規則並不是土石流對人類的生命與財產的危害,水流的定則最主要的是告訴人類:「這本來就是我的,不是你們的!」是人類不知克制,將水要流的地方用擋土牆劃地自守,侵犯了水的流向,所以當有一天時間到了,水自然得要回來。這就是人類不懂得節制每一天的慾望,一心只想耕耘,卻沒考慮往後所要承擔的後果,這已經無關個人的人心變化,而是長久以來,人們不曾要求自己的心性,如此當有一天時間到了,自然會顯像在我們面前,讓每一個人去承受。
■悟性高低決定輸贏
時間可以隱藏所有一切不讓我們知道,也會顯像所有一切讓人了解,人在什麼時候會承擔什麼痛楚,不是沒有隻字片語告知,而是時間到了,就會發生。我們的承擔與學歷、智慧、財產、家世背景沒有關係,它一來的時候,不分高低貴賤、一視同仁,每一個人都得接受。世俗裡許多人都不知道這一輩子該怎麼扮演人的角色,舞台上、電影中的任何角色都是一種工作,當這些演員拿到劇本時,很容易的就能揣摩著自己的心思與劇中人物相互應和,那是他天生就有的領悟性,相對的每一個人在人生過程中又何嘗不是自己的導演或演員。人在母親肚子裡懷胎十個月之後呱呱落地,一開始並沒有自知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悟性高的人開始懂得自我要求,思考自己活著的方式和別人有何不同,輸贏就在這裡。不管過了幾千百個世紀,很多人都不了解人微渺的程度;我們都覺得螞蟻的體積非常小,手一揉就死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絕對大過牠們許多,然而,如果就整個銀河系來看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則人站在地球表面上的比例顯然比螞蟻小了十幾萬倍,重要的不是身軀大小,而是頭腦能否靈活的運用。頭腦要懂得靈活的運轉,在當人的過程裡就要有先見之明,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扮相。
我從事這個工作二十幾年來,最好奇的就是世界上到底有幾種人,因為每一個人看起來都一樣,都有鼻子眼睛和嘴巴,而大多數人都很平凡,因為在上輩子的學習階段裡沒有這個根性。每一個人都在不同的時空中呱呱落地,領出個人不同的本質和本性,前輩子如果沒有打底的根基,轉世再當人時一定相當的膚淺,膚淺在只求三餐飯飽和對自然環境的競爭,如此在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上,勢必會衍生出薄弱的競爭力。所以,過日子時互相比來比去不是在比高低,而是比在頭腦、觀念和作法的轉換,如此生存空間才能更進步,這當中沒有悟性的人就得更努力修持,否則一看到外面的世界便會自圓其說:外面的世界太複雜了、鄉下的空氣比較好、住在這裡比較習慣等,其實這都是你不敢出外奮鬥的藉口。台東一年光農作物(鳳梨,釋迦)的銷售金額就高達三十億,這也是在做生意、
求生存,台東人靠著農作物改良發展外銷、增強競爭力,這就是一種進步,靠山吃山的人,愈進入山區,就必須在當地尋找落足點、自己的根氣,以及生存的基本要件,因為愈進深山愈沒有思考的空間。「不能看破不住山」,對待世俗事要內斂、有深度、能沉潛,具有相當高度智慧的人才能夠住在山裡面,否則會愈住愈笨,只懂得用基本的智商與大自然搏鬥,這是非常危險的。在那種環境中,隨時都有被吞吃的可能,而且由己所延伸的下一代也不具有觸類旁通的悟性,只能眼見父母親辛苦的工作,於是跟著鍛鍊體力以維持生存所需。
■錢與慾望的迷思
我的演講專題《生存就是一種折磨》,折磨來自於不知道演什麼角色,最後只能演著一呼一吸和三餐飯飽。台灣還算是個文明的國度,有眾多宗教引領著每一個人充實自我的心田,大家可以藉此在精神層面上取暖,反觀有很多民不聊生或是烽火連三月的地方,根本無法聆聽善知識,還得掙扎於三餐飯飽中,對他們而言,有關自我探索或心靈成長的認知根本是遙不可及的。人群當中,平庸者所見多是,其中若無一點悟性的開竅,就會平平庸庸的全在一起,眼見種檳榔好賺,就一堆人跟著種檳榔,如果種竹筍好賺,就一窩蜂的跟著種竹筍,大家有樣學樣,完全以經濟利益為考量。很多人從懂事開始知道錢的好用時,就中了錢的毒;從小時候父母親開始給孩子零用錢、孩子也知道錢能夠買東西時,人便嚐到了錢的甜頭,考試分數除了是對父母親的一種交代,也是為了獎賞的零用錢。有些人成年之後因為心情壓抑,加上都會裡的歌聲靡樂,而走上嗑藥路線,這是一時的迷惑,但也同時造成生理結構的戕害,為人父母親給孩子金錢時,已經慢慢的為其成長的心性帶入不好的思考空間,因為從小父母就是用金錢來滿足其慾望,在孩子成長階段中所渴望得到的人事物,只要向父母要求就會實現,導致孩子覺得金錢是萬能,因而愈陷愈深。孩子的第一個慾望會從金錢開始自我滿足,第二個慾望則是滿足父母的虛榮,也就是在同學、朋友之間比較考試分數的高低,好讓父母親暗自雀喜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比較聰明、會讀書,這中間大家只懂得相互比較,卻不了解讀書需要天生的根氣和悟性。有一年大專聯考放榜時,某醫院所有醫生的兒子居然沒有一個考上醫學院,原本想傳承衣缽的醫師們大呼徒然,反而一位在院內做清潔工作、倒垃圾的歐巴桑的兒子考上了台大醫學院,可見家庭環境也不是必然,還必須有一股悟性,才會對學問的追尋不遺餘力,這是他上輩子就具備的一股氣質。
在考慮到上輩子帶來什麼氣質的同時,相對的也要考慮這一輩子在開始成長的階段,可能因為父母親的教育不當而引發出我們不良的潛在個性,如果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個性,就會黑壓壓的一大群,每個人所追尋的都一樣,「雜局」的人也就多。同年同月同日同時生的人很多,就是因為雜局多;相反的,有格調的人,其出生年月日所排出來的特殊格局必然少有雷同,這樣的人其思考模式會比較不同。一般人則很平凡的過著他讀書的歲月,以滿足自己的慾望,從平等式的國民義務教育開始,再慢慢的進入個人的課業範圍。然而,當今大學的錄取率已經超過七成了,馬路上幾乎滿街都是大學生,這使得眾多大學畢業生趕緊跳進研究所,但研究所畢業還是一樣會失業,只好繼續考博士班,博士班畢業也不見得就能了事,因為很少有人會認真的思考問題。讀那麼多書讀到最後有沒有找到自己很重要,很多人讀到成就輝煌,就是沒有反過頭來檢視自己是否找到自己。大家演人都演了很久,應該問問自己的心,自己演這個角色是否演得高興、快樂?而不是將這輩子建築在嫁了一個好老公、娶了一個好老婆或者生了一個聰明的孩子,就覺得心滿意足,因為這中間還可能因為擁有一切而隨時恐懼著失去,當你無法掌握全盤、又必須要在所有格的慫恿之下過生活,那也是一種折騰。人都有基本的生活需求,當在太平盛世時,必然是從經濟著手,以為討生活的依據。民以食為天,當一個人沒有錢的時候談什麼都是假的,但是當沒有頭腦、智慧時,則更假。
■積雜不能成純
跨越六週年演講會前,我在台中的一場演講曾讓我非常的感動:當散場結束時,有一個非常年輕的孩子拿著福慧誌跑來找我,原來他媽媽要帶著他和哥哥到台北聽週年演講會,他非常想參加,但是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規定十三歲以下不能入場,一問,才知道他只有十一歲,基於這麼年輕卻早已在追尋智慧的路途上,我當場答應以小義工的名義來滿他的願。這個孩子在上輩子一定修持已久,才能在這麼小的年歲裡就接觸善知識,今天他贏別人的不是書本,而是他的氣質,這就是上天給予的悟性。相對的,一般人所追逐的則是一股濁性,當大家一起追渾濁的東西時,雜局的人就多,積雜又不能成純,只好每天緊緊的守住今天。人家說台灣人認真勤奮才創造經濟奇蹟,但是此創造並不是來自於內在智慧的提昇,而是對財富的比較。生命裡有一個不可或缺的基本架構,也是循環的原則,那就是做事靠能力,賺錢靠運氣,運氣在人事物結合的時候會不請自來,但往往有很多人汲汲營營搞了一輩子,也只能求個三餐飯飽,當稍微存了一點錢時,不是發生意外事件,就是夫妻之間或親子關係出現問題,要不就是被倒會,好像有很多事情隨時會來到,一輩子就這樣被追得焦頭爛額。錢要看人追它還是它追人,人追錢打死都追不上,錢追人就算門板釘住也會跑進來。在大自然的架構裡,面對錢財的流向一定要有分寸,可惜多數人每天汲汲經營追求的就是錢財,當以錢做為首要的耕耘時,就會失掉所有一切。因為你每天把握的都是認真工作,這時人儼然經濟動物,不敢稍有懈怠,只是一心存取錢財、又或想做點生意投資,以增加個人收入,但金錢的累積並不是靠著個人小小的腦袋瓜就能夠如願,這中間十年河東轉河西,轉來轉去就是水局在動、財局在滾,就是錢在做不同的交換和挪移。賺錢的基本態度絕對不是從中央銀行把錢搬出來,而是藉著買賣關係從不認識或認識的朋友當中獲得。
當一個人把賺錢當成人生最主要的目標時,便失掉了正確的宗教信仰;失掉了人際關係的層次提昇;失掉了親子教育應有的觀念;失去了朋友之間相互扶持的忠誠;失掉了對國土的關愛;更失去了回返於極樂的那一種期待。在錢財的追求中充滿了現實,當在現實中無法做到修持時,至少還可以做到搬有運無不離道;買賣關係一定不離開道理,很多人往往藉著競爭的手段取得利潤,當利潤持續攀升無法遏止時,就會慢慢的加高籌碼來運作,沒想到愈加愈多,當氣數到達某個程度不再輪轉時,就會產生不好的運作關係。人失去的錢財絕對不是因為被某人倒了,最怕的就是被自己的慾望倒掉,慾望則被利息倒掉,利息是最恐怖的,我們每天算計的都是有形的數據,一百萬就是一百萬,一千萬就是一千萬,就是沒有算到那個每天在賺你錢的銀行利息。一般人在進行商業交易時,必須加加減減之後才能獲得純益,但不會計算的人往往被自己的思維模式蒙蔽了,他們想看到的都是眼前抓得到、拿得到的東西,卻從來沒有規劃過自己要如何走這趟路。這些人必須藉著商業行為的競爭及賺錢的多寡來做為個人成功與否的定論,所以每天都很認真的耕耘,然而一旦生意倒閉時,就會很不甘願的抱怨老天對他不公平,他們會認為自己日以繼夜的奮鬥,吃喝嫖賭都不會,按理應該要成功!然而是他們把成功的標的搞錯了,人生不見得有錢就會成功,若能把人生的內涵醞釀到某種紮實的程度,定會發覺最大的成功是知足常樂,那個樂會讓人發覺自己根本不需要多少需求,身心狀況就能非常舒坦。
■大海覓食的魚群
看到很多人汲汲經營錢財,就好像潛水夫看到大海當中的許多魚類一窩蜂的爭相追逐,牠們汲汲營營的也是為了覓食。再轉另外一個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從台北市或束京地鐵出來的人,個個都非常快速的走,好似往前衝一般,而且眼神呆滯,與大海那些覓食的魚群表情一致,大家所追求的目標都一樣,追到最後才知道自己是真正的輸家。因為我們的每一天都讓不應有的能量耗盡了,每天都抓緊了所有時空,希望把握住最好的時效、養出最好的成績,這是非常錯誤的思考。另外一種人來到社會,會發覺自己做生意的口才不流暢、做事也不大膽,原來其父母親是奉公守法的公務人員,從小就教育他們好好讀書,長大後好繼承公職人員的角色扮演,公職的鐵飯碗也就成為這些人追尋的目標。這些孩子受著上輩子留下來的根氣啟蒙,在讀書的過程裡一定認真讀書,愈讀愈有興趣,而且名列前茅,畢業後最適合教書當老師,因為看到書本不會害怕又不會討厭,從小就接觸得很自然,這種自然的模式衍生出一個人的心境,那就是每天抓著今天。當他們認為工作崗位穩定的同時,就開始選擇伴侶,擇偶的條件勢必包括對方的工作背景;許多女性公職人員在尋求伴侶時都只求老實,老實儼然變成一個保障,公職工作有保障,先生老實更有保障,如此這般,人生似乎就很美滿了,甚至欣慰自己過去二、三十年的歲月沒有白活,還以此作為人生的經營理念。因為大多數人都這樣看,也就不覺得自己有錯,因為大家都一起錯,或者所有人都錯,錯也就變成對,這就是心神裡不曉得自己應該扮演什麼角色,或者只知道演這個角色。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時,台灣有六百萬人,現在台灣已有兩千三百萬人,這當中產生了很大的結構變化,包括商業行為、公司行號、行政機關的體制變化,但還是有這麼多人在演公職的角色,這些人不願意自己一直擔任基層工作,除了每天認真工作之外,還認真於上司的個性、興趣是否和自己吻合,以及上司是否可能提攜自己,甚至更認真於周圍人際關係,以便能夠借力引力將自己順勢往上推升。除此之外,要往上爬的人勢必得再參加考試,他們一逕的認為只要通過考高、特考的資格之後,人生從此就可無憂無慮的過著有保障的生活,甚至以為這就是所謂的幸福美滿。但是大家都一樣往上升,和你一起考過的人可能上千人、上百人,考運好、官運不一定好,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很少有人能夠走三十年大運,能夠走上十年就代表祖上有德。這中間順勢過了,當一往上騰升的時候,考慮的就是彼此之間的你爭我奪,結果公職生涯愈練心胸愈狹窄,因為你每天所期待的東西不足為外人道。電視新聞曾報導某資優班因為少了一個教學老師,而引起家長們群起抗議,這樣的心思完全在於為人家長者一開始即把目光設定在自己的下一代。很多公職人員吃飯吃得很平安,薪水也領得很平順,唯獨對孩子的教育如芒在背,每天競兢業業的深怕孩子萬一教不好,考試輸給別人,所以做家長的從來沒有放棄過每天的二十四小時,以為這才是當父母的責任,這是經商或公職人員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