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七輯
專題論述 第七輯之十【死板容易生厭倦】
2020.01.21更新【死板容易生厭倦】
最近差一點登陸的颱風以及天時不測所產生的雨季,的確讓人很明顯的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颱風雖然帶給人們財物及生命的威脅及損失,但以整個大地而言,它也象徵著一種變化,若缺乏這種變化可能就沒有四季之分,相對的地球也無法維持它的均衡現況。均衡才能讓一個地方的生物存在,不管是地水火風的變化,還是四時八節,亦即春、夏、秋、冬,以及立春、立夏等八個節氣,甚至是突如其來的大風或乾旱,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大自然一再的透過各種天象變化告誡我們:凡事務求在變化當中找到生存之道。
台灣有句俚語:「未吃五月粽,破裘不可藏」,就是在說明氣候的變換四時無常,這也是對人的一種提醒,尤其在整個世界局勢的快速轉變下,適應改變更顯得重要。從過去歷代王朝的興衰消長,到東西方冷戰結束至今,國際觀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日式文化、中國文化、歐美文化等都有了密切的交流。科技的進步以及地球村的形成,也讓過去許多堅守著固有傳統的民族逐漸開放,轉而參考其它民族的優良文化,以衍生出自己嶄新的現代文明,這些都是變化中可見的進步。這種進步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制度,台灣經歷了解嚴、廢省、修憲、改朝換代,一直到目前的政治、金融制度都在瞬息萬變,一個SARS病變甚至造成了全球恐慌,多種產業嚴重蕭條,顯然,人要跟得上時空的急遽變化,頭腦必須相當的靈巧,適應力也得跟著增強。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家長的角色扮演也要懂得在生存角度中隨時求新求變,如果仍然抱持著一個蘿蔔一個洞的模式,日復一日的過生活,自然無法趕上時代的需求,甚至可能面臨嚴重的挑戰。
■時空遽變 人心厭倦
根據報紙調查,「七年之癢」現在已經縮短為三年了,這代表過去固定相處的兩性模式,已經產生的新的婚姻狀態。由於時空遽變、人心不古,每一個人在求新求變當中,對於個人的財富所得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物,滿意度及容忍度都大不如前,如果無法急遽改變這種不滿意,難免會覺得日子過得非常厭倦。各位可以認真的看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甚至自己的家庭成員中,大概很難看得到每天都很有活力、精神奕奕的人,大多數人好像都不是為了自己而活,整天汲汲營營、忙忙碌碌,不是為了別人,就是為了無法割捨的某事在擔驚受過。以現代的消費水平來看,每一個人都非常需要工作,就一個家庭而言,如果沒有夫妻雙份薪水來維持,就可能產生拮据景況。有了小孩以後,交給褓母不放心,讓公公婆婆照顧不忍心,放棄工作帶小孩又不甘心,這般活生生的問題就此擺在許多女性朋友面前,情況若沒有立即改變,不但生活缺乏色彩,連夫妻關係都少了愉快、有意義的連結,這也是現代女性朋友們普遍不願意太早結婚的理由。陰陽兩性一同住在一個屋簷下,雙雙期待改變又無法形成共識,久了自然產生消極、厭倦的態度。從古時候的舉試到現在,士農工商所依尋的模式幾乎都沒有變過,大家都寄望讀書舉試能得到功名富貴,包括想求得一官半職的公務人員,及為建立個人專業而讀了很多書以應付考試的人,這些人一旦考取資格,便再也用不著那些書了。接著書一本換成印章,不管在銀行、郵局,或醫院掛號部門都一樣,每天的工作都必須與印章為伍,如此對工作當然不會產生興趣。當一個人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不了興趣時,必然陷入抑鬱的狀態,每天上班就成了煎熬,卻熬不出一絲頭緒,也看不出日後的成長與成績。當下的台灣就有許多公職人員無法突破這種沉痾,又放不掉這個飯碗,因而陷入尷尬的心理處境。比較具有挑戰性的民營機構,如果日子久了沒有太大的變遷與發展,也容易令人心生厭倦。基本上,人是無法離開生活所需的工作,但只有少數幾個公僕會發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對人生深具啟發意義,其餘多數人都是以過一天算一天的態度來過生活,這的確是一種悲哀。讀書的孩子,參加聯考的學生所走的路程以及心裡感受,與在社會上就職的人一比,其實是沒有兩樣的,因為讀書就是他們的職業。如果父母親對於成長中的孩子,從小就以親情的叮嚀、交代做為教育指標,而且從來不做改變,那麼等孩子長到某個程度時,就很難繼續聽從父母親的話語。
■無奈的日子與寄託
就過程來看,人生各階層所過的日子都差不多,四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的人對日子感到厭倦,五十歲到六十歲之間覺得無聊,到了七十歲以後則感到無奈,這就是人。當人活在這種無奈的心情時,自然希望能有所寄託,而多數人的寄託就是希望能多賺一點錢,但是「賺錢」的福份是老天爺早就分配好的,並不是誰想賺多少就會得到多少。當人們在工作上無法賺取很多錢,也無法得到自認為理想的寄託時,可能會轉而投身信仰,藉以求取心靈慰藉或得到解脫。台灣的人口密度高居全球第二位,人與人、空間、事物之間的互動壓力不小,在這個壓力下,一般人往往會轉往宗教信仰上尋求某種慰藉。我們會發現當下許多以傳道為職守的宗教家及傳道者,在傳道過程所談的道理都比較死板,加上很多信仰者也信得很呆板,因而使得信仰無法深植人心。當所有教條都必須引經據典,透過死板板的方式去引領對道都還不懂的人入門,對於宣教而言,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又好比過去誦經念咒的音調都拖的很長,往往容易嚇到初接觸的人,但現在的梵音佛樂已懂得慢慢帶入一些節奏與旋律,不管是大悲咒還是任何經文,都能開始撬開許多人閉塞的心境,主要就是來自於它的變化。我們所要導入的主題就是「變化」,死板板的日子走久了,回頭一看一無是處,往前看還有那麼長的路要走,灰心至極,死了又可惜,這就是所謂的「生死中年兩不堪」。這時,往前走就要試圖改變,不管是宗教領域的信仰,或是個人衣食住行的生活觀點,想要取得成長的契機,重點就在於改變。在傳教的領域中,過去大家都認為傳經是和尚、尼姑在做的事,因為當時像我這樣的說道者畢竟很少,我所說的道,或者善知識是用普通話在說的,而且能普澤眾生,讓每個人都接受。南部有一位得道高僧,他的道場非常大,佛室也蓋得很寬廣,事後當幫他做土木工程的人要向他收款時,這名高僧卻要對方行布施,但高僧卻不知對方若收不到這筆款項,就會因為支票跳票而被關。要知道每一個人生存的困難點以及思維,就要用入世觀;當經典中所提的與入世觀點不能謀合時,就會讓許多人覺得聽經論道是非常死板的事情,聽不出味道也感受不到任何吸引力,硬梆梆的東西硬要充填在人的智慧裡,的確有點強人所難。
■提升個人內在的智慧層級
現代人對宗教的信仰,切勿以過去傳承自祖先的死板儀式來與神溝通,不管是道教的膜拜、佛教的頂禮,還是耶穌的洗禮都一樣。與神溝通絕對不只是膜拜儀式而已,還必須提升個人內在的智慧層級,遠觀、近觀都知道神在自己心中,這才是真正的宗教。只有從相信自己開始,才會產生真正的信仰,這就是活潑,就是改變。一般人到廟宇看到佛像,都會產生敬仰之情,覺得神佛好像在看自己,然而,神佛是要大家觀看自己、自我醒覺,不能理解這一點的人,自然對信仰無法解套。這些人每天早拜神、晚拜佛,拜得非常虔誠,拜到最後還是拜不出自己預期的結果,於是便認為自己的心靈無法與神佛互通,這就是以死板頭腦寄託於宗教的必然結論。相對的,如果瞭解佛道是由內心衍生出來的,而不是來自於某一個肖像或神像,一旦想法產生變化時,信仰才能真正入神髓。信仰給予人的是一種寄託,而人生中靈巧無比的生活意義則來自於智慧。許多人一直無法深入瞭解智慧兩個字,俗話說:「昨日的花不是今日的蕾,明日之果也不是今日之花。」事物變換無窮,「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智慧就是如此,大到根本無法瞭解外面還有多寬,小到不知還有多細微;所謂「捲之沒有一握,放之四海皆準。」這就是智慧。
人之所以會苦惱,會過得不舒服,就是由於欠缺智慧,導致我們無法用另外一種更深沉的思維來度過當下枯燥無味的日子。凡塵當中會自我羈絆讓自己喘不過氣來,就是因為只看到有形有相的東西,如此當然也就無法領略讓心境寬鬆的無形無相的感受。無形無相的感受就是智慧,也就是「知止即開始,能得即終了。」知道止的時候就是真正的開始,拿到剛剛好的時候就足夠了;處理任何事情,都要「得意不宜再往」,否則必然會忘形,這就是智慧的開門之鑰。日常生活中有時要應付生理上的毛病,有時又要應付情緒的變化,能夠走出康莊大道的人就能得見智慧。人家說:「末法時期的白揚期道劫齊下」,道就是人生追尋的道理,能讓人解迷惑;劫則能讓人省思再三。近年來,台灣連續發生了許多災難、事故,這些災難不過是要讓大家好好的用心省思,復健以繼續存活,本質上都是一種警告,希望透過種種警訊,讓生活在這個地方的眾生百姓知道如何開啟智慧之門。
■雷霆與雨露同樣是天心
心海羅盤的善知識演講方法打破了許多桎梏,不管從學術角度或生活角度,都能讓許多人從不同的思考層面舉一隅而三隅反,還能夠離種種邊,離開色身相。至今快要完成一千集的談古論今專題,如果聽眾懂得彙整每一個專題以為生命的門鑰,相信在人生經營的過程中,必然不會有什麼痛苦。可惜凡夫俗子的罣礙都來自於內在色身的表現,非但無法達到修持的境界,當然也會苦厄不堪,其實許多時候人是被自己套牢的。
自然的一開一合就是轉,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有吉有凶有變化才有辦法成長智慧,偏偏很多人都要往好的撿,專挑軟柿子吃,擔心改變會替自己帶來疑難、困惑。「雷霆與雨露同樣是天心」,同樣都是老天爺的一番心意,這是上天對待人類的慈悲,若沒有雷霆與雨露,人很難徹悟、改變個人故步自封的人生觀。故步自封會讓人不快樂,因為靈活度不夠,就不能大幅扭轉自己的心思;由於個人無法改變,便會產生許多厭倦,硬提不起生氣,不管是工作上的厭倦、家庭的厭倦等等。俗話說:「厭則鬼至」,厭倦的心態一產生時,生理上的鬼、心理上的鬼就都來了,這時便要趕快從呆板中力求突破。若能夠在一開一合當中產生陰陽的互動,將個人過去曾經有過的錯誤思想,重新理出另一種不同的里程碑,就能離開厭倦,如此鬼自然不會上門。「心靈一開,誠則神濟」當一個人誠意規劃自己的人生時,神就會來幫他度過眼前的難關。生命沒有特別的竅門,隨時生生不息的在轉變,即使八卦能夠定吉凶,但沒有吉凶也不能生大業,有吉有凶,就有大的方向可以看,人生也才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