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 第一輯

談古論今 第一輯之十三 【出淤泥而不染】

2018.11.13更新

【出淤泥而不染】

 

    自從「心海羅盤」節目在傳訊及台灣電視公司頻道開播以來,受到觀衆朋友莫大的精神支持與鼓勵,這股善意回饋的力量,使我在沒有任何財團贊助之下,獨自挑負起改造人心、建立新觀念的重擔,雖然倍感艱辛,心中卻甘之如飴。想到陌生的朋友,因收看節目而開啓智慧之門,化解心中困頓煩惱,願意包容並擴及關心整體社會,且正如一股清流逐漸蔓延開來,是何等的令人欣慰啊!

 

    節目大概製播到五十集左右,收到一位觀衆朋友寄來的感謝函內裝有土地房屋所有權狀、轉贈切結書、法定印鑑、及房屋鑰匙等資料,表明受到節目感動後,發心將自己唯一賺得的一棟房子捐出來贊助節目製作費,非常感謝他的心意,卻不能接受這種饋贈,雖然仍是無殼蝸牛,但「愛錢不是愛這款」,今天做節目是爲了教人如何放下,從而發覺並領悟生命的意義,並非以慈善義賣的角度爲主旨大綱,寧可以賣書所得來慢慢累積製作經費,一步一腳印地踏實經營,飛來橫財不屬「心海羅盤」的領域世界,突然變成暴發戶更不是節目宗旨。他曾在電話裏告訴我,看了節目後了悟人生所追尋的不是功名富貴而已,今天抓在手上的,不代表永遠的歸屬,能將有形的財富,去換來無形的功德,是很有意義的。而贈屋之事並非沽名釣譽或衝動行事,曾虔誠請示過觀音佛祖,得到首肯才決定的。

 

    另外也有個負面的故事發生,策劃節目開播之時,認識了一位殘障朋友,其經濟狀況非常窘迫,想借貸二百萬現金過關,否則恐有生命危險;當時因爲製作經費龐大,不可能有多餘的現金外借,仍同情他的窘境,借給他一樣最不該借的東西-「支票」,他如同久旱逢甘霖般信誓旦旦保證一定會處理好付款問題,結果票子拿走後,不聞不間避不見面,這筆錢還是由我付清了。

 

    由此看來,人類思想行爲差異有多大,善人不計較得失,願意掏空自己,好求得清淨修行;惡人則想盡辦法求謀圖利,受害者死活與其無關,人格褒貶更視如綠豆小事,人生當知何者該爲或不該爲,心中價值的度量衡,要隨時拿出來稱是非善惡,偷斤減兩、巧取詐得,永遠成不了大事。

 

    人在世界上賺取錢財的方法各有不同,士大夫憑藉自身專業學術,任教職或文官;農夫賴技術收穫以維持生計;工人出技能體力,賺錢賺得有尊嚴;商人搬有運無,滿足衆人生存所需物質,求得合理報償;無任何技能者亦可以提供勞力,換取個人生活花費,剩下那些自認爲身體殘缺沒有體力而淪爲乞丐者,人類也應該給予承認,因爲他們出賣了人生最後本錢-尊嚴,出賣尊嚴以博取我們的同情、憐憫、與施捨,好維持生存;最後一種卑鄙無恥的賺錢方式,就是出賣邪惡,爲了世俗眼光的富有,無所不用其極、不畏因果報應地去賺錢,疊出自己的業障,終此一生必陷於因果輪迴而受痛苦煎熬。

 

    其實生靈第一次轉世來當人時,靈與氣仍是非常清澈,由於來到人間沾染世俗塵埃又不洗滌,當生命結束時,意念並未隨之停止,此時「出污泥而被染」,如此惡性因循,經過幾個轉世輪迴,不知不覺地使靈氣罪業深重。所以任何經典均直指人心要修出本性,即「出污泥而不染」之意境。在修行中難免會有幻覺,認爲自己已經看破紅塵,諸如人際交流或親屬關係、物慾生存的追逐,對生命已了無新義,爲離開這一切的無常,選擇出世當比丘或僧侶者大有人在。但是,人生要經營得圓融,選擇出世這條路倒不如跨進入世這檻門,因爲入世,洞察事物方見眞章,能在五光十色渲染中,依然「戒定慧」,親情束縛鄉愿下,懂得「能捨非無情」,功名富貴利祿下,了解「離種種邊名爲妙道」,沮喪失敗困頓中,體會「求之不得苦與揮之不去苦」生來死去恐懼中,悟出「生寄也,死歸也」綜合以上所言,皆爲入世修持必然的試探與應了悟之道,能跨越層層藩籬,又了悟破解之道者,才能將自己經營得,「圓融十方一生輕」。

 

    通常稱讚人氣質優雅,是其臉龐白皙乾淨?還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皆非也。所謂氣乃人不論歷經幾次轉世輪迴,善惡心念的內含比率、福田業障的行爲比重,則稱爲「氣」,而「質」則是思想、見解、觀點、與處世格局的大小,氣質與財富毫無關連,身世背景也牽扯不上,完全在於轉世修爲能達「出污泥而不染」後,自然表乎於外之優雅顯象。

 

    事實上,誰才是站在最污爛的泥巴裏?神佛沒有挑人供,任何人供祂都可以,所以最大的染缸就是佛祖站的地方,因爲今天有錢就可以買到佛桌,佛像,香,和法器高興拜祂就讓你供奉,有些人求神拜佛的觀念與方法不正確,等於每天都拿爛泥巴硬往祂臉上貼,但是祂還得站在那裏好好地引導生靈,以最大的能耐來寬恕人類。人既然投入轉世都帶有不同的業障和缺點,當發現別人缺點時,要用寬恕之心來對待,同情他們活得並不快樂;不能寬恕原諒別人的缺點,就是在塑造人生修持的盲點,有胸襟去包容不順眼、不順耳、不順心的逆境,才叫「修持」。

 

    另者,有些想入修行之門的,誤認要到達某種富貴程度時才願行善事,其實行善並無時空界線,更非期待升官發財後才顯意願,佈施要在窮苦潦倒時方能明心見性,如果已經富有再行施捨,不免有所圖謀意味,目的想增添福祿或彌消曾經行過暗室虧心的罪惡,而由這種附屬代價,才衍生出來的動機和行爲,修持的美意就難免有瑕疵。身處社會大染缸,不論近朱或近墨,皆得出污泥而不染,即使橫遇屈辱或刁難,也願從施捨及包容的角度,來體恤扮演錯誤角色示範的人其內心掙扎與痛苦之處!而經典曾記載,地獄道有不同的駭人酷刑,人間道又何嘗不是?在醫院裡就見處處刑罰,被抬上刀切者有之,斷肢鋸割者亦不乏,因鈷六十侍候,頭如禿鷹者也到處可見,在肉眼看不到的那界,屬於精氣煎熬的折磨,而凡夫俗子這邊,則是血肉橫模糊,哀嚎不已的悲淒,由此鑑之,天地人三界之間,不需語言而能有共同默契的認知,就是因果而考鑑「因」是來自於「污泥」,了解果是「染」與「不染」,所以人生修持的抉擇,僅在於從「不」字下功夫,但爲何云云衆生,歷經輪迴又再反覆中,還看不透「不」字早在己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