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五輯

專題論述 第五輯之六【世事如棋 局局新】(2)

2019.08.10更新

【世事如棋 局局新】

 

 

■提升精神層次看人間

 

 

「地理」有其興旺和衰敗的命運,就像西門町從早期的興盛走過沒落,如今它又興盛起來,這就是地理的運勢,人在世間的生存一樣有興衰,國家的運勢也是如此。我所焦慮的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中,如何養成一股真正的共識和情操,以帶領著在一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人跨越出今天最困難的這一道門檻,這是勢在必行的。現代人有很多的痛苦,尤其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時,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也因此對於往後所要走的路途深刻的感到焦慮不安,這是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唯一可以解套的方法,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清楚的認知自己到底為什麼來當人,如果能夠好好的將自己內心洗乾淨,就會發現《心經開門》裡「當人的目的,就是下輩子不要再來當人!」這一句話是非常有意境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提昇自己的精神層次,對於突然降臨的萬般責難,都要能夠把這種一痛苦昇華,因為你已知道這一輩子要幹什麼,那些存在於心中的貪、嗔、癡,都不是自己所在意的,不管碰到再急遽、困難、困惑的環境,都能夠安然度過,這就是自我衡量的尺度;活得越粗淺的人,越沒有機會思考這些,因為他想到的只是繼續活下去而已。

 

很多人不了解總統只是一個領導職位而已,並不代表權貴,他是國家代理人,引領大家走向某個方向,重要的反而是百姓,百姓的素養好、素質高,他就會根據百姓的素質,引領出應該走的路途。有的人拜總統選舉之賜,因志同道合選了同一個人,突然間結交了很多新朋友;過去臺灣人存在的環境非常閉塞,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大多是自己的親戚或是固定朋友,很少人有機會跳躍這種籓籬,談論的題材也多是家中庶務,而四年一次的民選總統,總算將談論的層級提高了一點,因此很多人將其當成身家要事,但是否視為重要大事完全看個人,自已的氣質到哪裡,就能承擔多少,每一個人的承擔與其所要負擔的責任有關。人的靈魂的比重都是一樣,無分大小;當人活著時,醫學上載明人的體溫一定要攝氏37度,37度就是精神靈魂的基本熱能,這個熱能也代表當肉體產生死亡徵兆時會變得冰沁,因為靈魂走了,所以靈魂產生的是一個與宇宙磁場對應的熱能關係。這種對應關係就如同釋迦牟尼佛發金光,那個光能就是祂的精神、祂的道,也是祂的潔白無瑕。人身上所含的「腐朽」不超過一天味道就出來了,這也是我們之所以稱人身為「臭皮囊」,若將這個臭皮囊看得很重要,當然就惜生恨死,害怕很多問題發生在自己身上;但如果能提昇精神層次,就能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的心情看待事情。

 

臺灣人的政治細胞實在很活躍,從來沒有一個國家,只要一個題材就可以造成全民運動,難怪這個地方百家齊放,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當然也有人會因為狂熱的政治參與,而產生嚴重的失落感,那是因為選舉結果不如預期,這些人對於選舉的認同,就如同栽培自己的小孩讀大學一樣,若突然落選,整個人就如同洩了氣的皮球一樣。其實活著不需要這麼緊張,修道遠遠比選舉這檔事來得重要、卓越,「道」不是讓人抓在手上的,它是有尺度的,讓人最深刻感受到的就是瞭解生命的短暫。由於當人的時間很短,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趁著當人時,將內在的精神磨得亮光,就像眾天尊佛一樣。眾天尊佛常常說「佛在己心莫遠求」,其實內在心田剎那間的感覺就是佛心、就是佛性,也就是明心見性。我反而擔心活了大把歲數卻沒有修行,或者連要修什麼都不知道的人,這些人每天吃飽只會自尋煩惱,不但煩惱身邊人,對以往所有事物也都不曾放下過,一輩子就這樣懵懵懂懂走完,這是很悲哀的事!

 

 

 

■掌握養精蓄銳的原則

 

 

人要懂得對自己好一點,讓自己免於憂患、操慮、焦躁,就是對自己好一點;很少人對自己好過,常常罣礙著親情的付出、友情的付出、愛情的付出,將人與人直接的接觸以及所有關係都看待成一種買賣,卻很少有人認真的看過自己。一個人若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時,心情始終保持平靜,沒什麼煩惱,就是對自己很好,但卻很少有人懂得對自己好,難怪神佛與閻羅王會說你沒有做功德,做功德不見得是用金錢累積,或是每天救人,最大的功德就是對自己好一點。對自己好就是「世事如棋,局局新」,雖然每天都有事情發生,但每天都能對自己很好,因為每天都有新的觀念,來應付世俗所發生的事物,每天也都有新的看法,來面對橫諸於眼前的橫逆,這樣每一招棋走來都很新,也就不會覺得焦慮不安,更不怕任何災難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臺灣目前從20歲到29歲的人口約有370萬人,這些人相當於民國59年代以後出生,他們大部分都還未成家立業;民國59年以後,臺灣的經濟已經步入穩定階段,很多家庭的環境也都慢慢的改善,這些年輕人的成長過程大都仰仗父母辛勤的支付,可說是養尊處優,從來沒有經歷過痛苦,也很難懂得惜福,更不知道勤儉,至於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來修道,對他們而言則大陌生了。還好悟性高的人是沒有年齡分別的,一些具有智慧的言語闡述,都能讓你的思維產生邏輯的推敲,這並不是這一輩子得來的,而是你上輩子累積了很多因果與福報,才能在你的耳際當中順耳聽進很多善知識。接觸「心海羅盤」久一點的朋友,會發覺自己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改變,不但在待人處事與進退之間,能表現出規矩,而且重複地聽也不覺得厭煩,反而能夠領悟出道理,許多事物就這樣層層疊疊的疊出你的根性,這一股根性就是你今天來當人最好的成績,也就是所謂的「悟性」,當有了這股悟性時,不但會讓人不再煩惱害怕,還能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即使往生時,也能懷有「千山我獨行,不必相送」的瀟灑。

 

當人最孤單寂寞的並不是一個人在家裡,或者沒有了丈夫或妻子,而是往生時一個人去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那時才會覺得恐怖。人死的時候到底往哪裡去呢?答案就是往自己的精神、內在思維裡去,在有生之年得到多少悟性,就往那個地方去,悟性就是自己最大的本錢,所有事物都帶不走,只有悟性能讓人帶走,而且充填很多智慧讓人去迎接一種可以感受的極樂。所以神佛所說的極樂並不是徒託空言,真正的極樂是來無影去無蹤的,想去哪裡就去哪裡,經典裡已闡述的非常明確。很少人在有生之年當中,就能夠領會這些,人要活得幸福,就要離事實的距離越近越好,在什麼都不缺的狀況下,要追求的就是一個「質」;做人要看質,「質」就是自己散發出來的氣,以及給人的感覺,這些不只是人在看而已,另外一界也在看。天下事最不能夠欺騙的就是自己,常常有許多人會說:「我被他欺騙了感情,被騙了錢財、名譽……」世間上沒有人可以騙人,都是自己在騙自己,如果你沒有欺騙自己在先,別人絕對無法騙你,世俗裡所有的事都有頭有尾。

 

 

 

■去除著相 澄澈靈魂

 

 

在有生之年當中,有很多時候許多事情就只是一個陪襯的佈景,或者只是一齣戲的道具而已,這就有如「世事輪迴,十年河東轉河西」的意思,局勢是會變的,但是為何我們選擇做「舊」人而不做「新」人呢?不管碰到什麼事情,心胸一定要敞開,了解「盛衰起敝」、「吉凶禍福本無常」的道理,如此不管遭遇任何事情,就不會有太多的無辜和無奈。不管面臨何種局勢,都要掌握「養精蓄銳」的原則,也就是養你的精神和智慧,這樣必然無往而不利!穿牆透壁並不是來自於神蹟,而是來自於人的精神,精神可以看穿所有的難事,解除所有的憂慮,度過所有的煎熬,將自己的身心養得乾淨,所以我才一再強調「明心見性」。我個人最大的使命,就是要提昇大家的智慧,從精神當中自我陶冶,而後將人生看得剔透,知道人生宗旨就是「下輩子不要再來當人」。經典常講的末法時期「三災八難遍地流,天地迭轉末三秋。」指的就是人心與人性的浮動,就像自然界裡的聖嬰現象,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不和氣、或是兩國之間的兵戎相見,都可能在當人時碰到,一旦碰到我們就必須用精神與智慧去承擔,屆時就會發覺「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道理。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裡的兩百六十個字,若能聽懂擺在心裡,做人就不困難了,因為你的心頭已經有一把尺,放眼諸般事物心裡自有定見,如此在面對所有事情時,必然不會感覺恐懼、驚慌、緊張。如果能安穩自己的情緒,將日常生活重新歸於正常的循環,也能夠輕鬆的看待在外顛奔的一些臉孔,為他們的無知、貪婪、爭戰,以及不了解生命修持的要義而感到惋惜,那麼跟著你好幾個世紀的那個靈與魂必然能夠如影隨形。靈魂的磨損,是這輩子當人的罪過,靈魂的清澈,則是這輩子當人的福報,罪過與福報只在一念之差,重點在於去除我們看到的著相,讓自己每天平靜無波、安然的度過,並體會「對自己好一點」的真正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