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四輯

專題論述 第四輯之十六【大事小事 流年一樁】(2)

2019.07.25更新

【大事小事 流年一樁】

 

 

■重新調整價值觀

 

 

我一直想將個人十幾年來工作的心血及個人最深刻的感受,一五一十的慢慢剝落盡了,剩下一身空來告訴大家。人在社會中爭戰的輸贏,一定從其品德、道德與思想的建立,而獲得應有的社會尊重。這個尊重就能無心插柳柳成蔭,任何事情都能在無形中讓自己突然覺悟,產生莫可名狀的造化,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觀。但如果人的價值觀不改變,今天臺灣有兇殺案,搬到美國、加拿大一樣都有犯罪案件,只是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而已。前陣子有一則社會新聞,報導北投有一個投資公司的總經理移民加拿大後,將自己的老婆、小孩全部殺光,因為他自己不想活了,所以連他的子女也不能活。

 

從這麼多兇殺案件的發生來看,每一個人都要懂得由此岸到彼岸。看到這麼多慘絕人寰的社會案件,同樣生在這個時代的人也應該三省吾身,了解這種事情有一天可能也會落到自己身上。所以除了要懂得自我警惕外,全國人民也要同時產生共識,重新調整價值觀。過去演講時,我曾提出一種看法:大多數百姓都分不清楚權力與責任,我們的責任就是調整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權力則是不要賦予那些在上位的總統、行政院長,及所有的部會首長以當官的角度,反而要認為他們是人民的公僕,因為我們才是主人。

 

不管國內發生任何重大刑案,大家遊行的目的就是要首長下台,但是如果我們用公僕的角度來看待他們時,就不會如此行事。既然我們是主人,那麼一個公司發生事情時,我們不是要總經理下台,而是要他把事情交代清楚,一五一十的做成讓大家滿意的報告之後,再決定要不要他下台。示威的方法,只不過在無形中產生錯誤的教育示範,讓眾多沒有當官的百姓認為當官者位高權重,所以要他下台。

 

大家看待做官者的觀念都錯了,對有錢人的羨慕心理又何嘗正確。羨慕有錢人,或覺得當官者位高權重,無形中都貶低了自己的尊嚴。這些都是目前深植在臺灣人心裡的錯誤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也普遍形成一種共識,就像人家說:殺一個人是殺人犯,殺一萬個人是民族英雄,這是很不合乎邏輯的事情。但世俗就是如此看待,這種被錯置的價值觀無形中誤導了許多人執行工作的角度與立足點,也因此形成荒謬的社會。在人生的旅程中,每個人都應該「大事化小事,小事化無事」就是將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事情當成小事一樁,但過去自認為是小事的事情,當成最重要的事來耕耘,最後則當成什麼都沒如此,過日子既不會產生任何沈痾,也不會有負擔。不像現在,只要家裡有了小孩,台北市就很容易塞車,因為過去學童只要有固定的交通車可以接送上下學就可以了,但現在家長們都不放心,一定要親身看到孩子坐在自己的車上,四個車門都鎖好才放心。

 

 

 

■懂得自我檢討

 

 

類似這種問題每一個人都會碰到,而且碰不完的,因為未來也會有不同的流年。今年碰到人口疾病死傷不寧;明年可能碰到不同的流年磁場對人產生刺激;後年又有後年的事情等著大家去嘗試。沒有一樁事情可以讓人空白過,不管是否直接發生在自己身上,但最起碼會發生在這個地區或鄰里中,反正越接近自己就越覺得震撼。但我們總不能終日惶惶恐恐的,為了過日子而讓自己像癟三一樣。為了讓我們生存的空間有尊嚴,全民就必須要有一種共同的認知,也就是要懂得自我檢討。

 

不管社會上發生什麼事,不能因為事不關己,就漠不關心。既然大家共同生存在這個島上,喝同樣的水,吃同樣的白米長大,也就應該在這個時候有一種自我檢討的懺悔心。是不是因為自己曾經有這麼一丁點觀念的錯誤,而導致自己女兒、母親,或先生的觀念也錯誤,若這些錯誤的觀念一丁一點的積沙成塔,變成臺灣人的觀念那還得了。為什麼臺灣被說成貪婪之島一定有原因,因為如果一百個人裡有二、三十個人有這種行為想法時,別人就會認定我們是那種人了。當一個地方的百姓都被歸類成這種類型時,就是一種悲哀;也就是大家只會拿錢當人。

 

在許多的調查中,高達百分之八十六的人,居然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來賺錢,但是臺灣有多少錢讓大家賺?!一個開餐廳的老闆倒的時候,只有他自己賠錢,因為幫他裝潢的、賣他鍋碗瓢盆的、賣過他菜的人都賺錢。由此可知,賺錢的定義一定是從朋友的口袋裡把錢拿過來,這是買賣的一種方式。當一個人從自己的口袋拿出錢時,一定也要同時的拿別人口袋裡的錢,如此才能形成一種循環。如果中間有一個環節落空而拿不到錢,就是被倒了。在目前的錢財流通上,十個人裡大概有兩個人是賺固定的財,有三個人是賺特別的財,另外五個人賺得則是消費財。消費財就是沒有辦法存錢,又差一點要負債的人。當大家都以賺錢為目的時,哪有這麼多錢讓人賺呢!所以賺不到時就想別人的,這時一些狠心的事情便會發生。因此讓一個社會產生病態的罪魁禍首,離不開一個「貪」字。

 

「貪」這個字可以讓一個國家腐朽,讓社會蒙羞,也讓一個社會在百萬年後不復純潔。我們舉菲律賓的例子來看,過去它的經濟局勢曾經比臺灣來得興盛,但是由於當地百姓的思想未曾深植於文化教育上,亦不曾浸淫在佛道儒教中,最後便導致全國百姓都受物質生活所驅策。經濟總有用完的一天,當經濟走到某種程度時,就是危機出現的時候了。

 

 

 

■建立生存的基本尊嚴

 

 

臺灣早已出現暗示了,當臺灣經濟凝聚在一些重要人士、財團手中時,就會產生明顯的貧富懸殊。如果社會福利制度與稅務制度又不能適時調整,個人也無法提升自己的技能,這時窮苦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如果大家的觀念還是笑貧不笑娼,有錢就是好事、好漢,這時自然會很多人鋌而走險,其他人根本就無法安穩的生活在這個世紀。臺灣俚語說:「三斑魚不堪濁水激」就是指一個本來氣魄不夠的人,卻又愛逞強。有兩種人天生愛逞強,一種是剩一點錢還去賭的人,另一種是沒錢賭賭看的人,這兩種人都會對社會造成無形的傷害。

 

今天大家若正視這個問題,在家裡就可以透過正確的信念一點一滴的來做扭轉。這個觀念跟宗教信仰沒有關係,這是一種價值觀,如果願意用這個價值觀來影響周圍的親朋好友,慢慢建立起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對待認知,那麼臺灣才會安定。當一個人能夠因此觀點慢慢的建立生存的基本尊嚴時,未來用錢來做人的人必定會越來越少,相對的要搶人的人也會絕跡。因為沒有人會因為一個人有錢而特別尊重他,如此臺灣才能夠安和樂利。屆時,不管是流年一樁或五樁,進來的是大事或小事,都會透過大家的禎祥之見,讓臺灣享有現代科技化的生活,卻又回復過去農業時代的平靜,也同時讓每一個人的智慧騰昇,不虛人生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