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四輯

專題論述 第四輯之三【內不住我 外不住人 中不住施】

2019.07.05更新

【內不住我 外不住人 中不住施】

 

 

人並非生而平等,有的人來自於富裕的家庭環境,從小沒有體會過痛苦和艱辛,只覺得享受是必然,能夠擁有是自然;有的人在支離破碎的環境或單親家庭中長大,從小即養成獨立的性情,也可能因此造成心理的不平衡;有人來自於貧困的家庭,從小就必須仰賴自己的能力謀生,就像我小的時候,家境清貧,因而必須靠賣「枝仔冰」和批售糖果以賺點零用錢花用。不同的身世背景造就了每一個人不同的自我看法,但是,不管是哪種背景出來的孩子,都有個共同特性,也就是特別在乎「自我」。

 

 

 

■內有住「我」乃修為最大障礙

 

 

出生於有錢家庭的人,在乎的是自我要繼續享受;來自於支離破碎家庭的人,在乎的是環境中的自我搏鬥;生長於貧困環境的人,則需要靠自己的能力才能生存。由於從小每個人就給自己特定的信念,如此,當進入學校讀書時,同學之間的競爭與努力,就成為成長階段的一種拼鬥,在這樣的過程中,成績的自我肯定、同學的認定、老師的肯定等等,都會在無形中加重自我中心的份量,不知不覺當中就越來越在乎自己,因為那是累積來的。因此,日後的所有作為,或者與人的相處,是不是能夠退一步自然優雅,讓三分何等清閒,就得靠修為了,所以說:「內不住我」,因為我們最大的敵人便是自己。

 

所有思維的看待,以及延伸而來的時空,都是透過成長的累積,累積的層級必然與個人的環境背景成正比,這也是妨害我們得道的主因,因為有了「我」之後,不管是事業成就、家庭婚姻,或者其他與己有關的事物,難免的就會以自我為中心。自古有言:「人不自私,天誅地滅」,這都是因為「內有住我」,因此很多事情的設定標準,便以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個人慾望,做為取捨與方向的準繩,時而久之,在人生的旅途上,難免走向偏差的路。這都來自於競爭心態,每一個人都只想為自己好,於是彼此蒙蔽,找不到真正的道理,大家感受與在意的都一致,也都朝同樣的方向規劃人生。

 

在今天的承平時代,很多人設定的人生標的,都只看到非常表象的自我,也就是著眼於日常生活之經濟所需,這種表象的我會帶來很大的痛苦。很多人都害怕失去自己,一碰到疾病就雙腳發軟,其實對於生命的棧戀、生命長短的計較都源於對自己的自戀,這種自戀是培養來的,經不起打擊,因此,只要遇上任何加諸於自己身上的負擔,不管是婚姻關係中的暴虐事件,一夕之間的事業成敗,或者身體的惡疾纏身等,便都無法承受;承受得起我們稱為忍耐,承受不了的我們當成不幸,不幸綿延在每一個人悲觀角色的扮演。

 

「內不住我」表徵的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在這個時間、空間裡當我,既然不是永遠的當我,為何心裡一定要有「我」的存在呢!我常告訴觀眾朋友,聽我演講時,重要的是聽我所講述的內容,是否能帶給你們個人有所省思與啟發,至於我長什麼樣子大可不必在意,因為我沒有樣子讓你們看,我不能保証自己明天的樣子一定跟今天一樣,這個意思也就是思想與智慧可以永久滋潤人心,這絕對是我個人人生過程的承擔,而不是演講的表現,所以臺灣從南到北我都可以落足,因為我認為它是一種工作,不是一種表現。只可惜,一般人在世俗裡沉溺太久,除了要求自己有所表現之外,往往也會要求和自己相關的人都要表現不凡,如此才能榮宗耀祖,所以競爭會產生第一名,凡事也一定選最好的當代表,以成就個人所謂的成就感。今天「心海羅盤」的收視率在有線電視自製節目中高居第一,我的喜悅不是來自於我的表現,而是有這麼多人可以開始慢慢的忘掉「我」,逐漸感受到取智慧、聽道理是這麼重要的事情。過去很多人因為存在著「我」,而造成內在心思的折騰翻滾,及慾望的延伸,以致於讓自己活得癡呆麻木,不知道自己曾經錯過多少、多久,甚至在蓋棺論定時,還特別在意自己的臭皮囊應該安葬之所,如此只不過徒增子女的困擾。當內心有「我」時,往往成為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困頓,也是妨害成長的最大業障。

 

 

 

■放下自我 渡化他人

 

 

既然內不能住我,當然外也不能住人;人都一樣,一有別人,就有彼此,一有彼此,就有利害關係,這是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鍵。比如一個家庭裡兩個兄弟,從小弟弟就覺得父母親比較疼哥哥,因而心情沉悶,如此他的內在裡就有比較,也就慢慢形成了分別心。「你」代表什麼意思?「你」就是與「我」不同,「你」屬於能否讓「我」利用的範疇,有許多人便是以此眼光探視他人,然而一旦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所分別、設定時,潛意識的利用心態就會存在,而這種利用必然會產生利害,所以人到老的時候,可能因為小小的利害關係而與曾經非常好的朋友怒目相向,產生不了任何坦誠以對的情感,所以你我之間,「我」是自己修為當中最大的妨礙。

 

也許各位覺得很納悶,沒有我也沒有你,那活著幹什麼?殊不知「我」存在的意義,在於讓自我內在的精神、本質乾淨澄澈,而不是表象、形象的講求,至於「你」的對待,則必須能夠影響對方,使其能夠同時的脫胎換骨,「我」和「你」存在的不是比較、羨慕,而是在有生之年,能夠渡化我以外的人,也就是佛陀所說的「自渡還要渡人。」很多人認為自己沒什麼口才,語言能力不強,經典又讀得不透,憑什麼渡人,其實要渡化別人,並不是要書讀得好,六祖慧能也不識字,但他憑藉著慧根與責任心,將渡化自我以外的「你」當成自己一生的目標。如果我們將「你」都看得比自己重要時,到什麼地方都會受人敬重。當我招待朋友用餐時,常常擔心菜點的不夠,因為我覺得招待朋友一定要情意夠,所以有時菜會點得過多,但我寧可讓別人覺得我奢侈,也不願意讓那些度量不夠的人,在背後閒言聞語有所抱怨。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對待關係:情願讓自己受委曲,因為我不住我,沒有「我」的感覺,便不在乎了;如果凡事都能秉持這種心性處理時,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自然會拉近。

 

什麼我想到一些鄉下小地方演講?其實這就是現在一再強調的社區主義的發揚,也就是藉題發揮,讓聽演講的居民朋友們用社區與共的心境來看待自己生存的環境,當下沒有你跟我之間的差別,只有共同生活的大環境。如果社區意識能夠抬頭,延伸到全鄉鎮市,甚至整個臺灣,無形中所匯整的力量,便能改變每個人的人心自性。當一個人存有特別在意自己感覺的意識型態時,一定是活得最痛苦的人,因為他的內心住了太重的「我」,所有事物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必然每天放在桌上撿拾、打分數候,就會看到別人的重要;人都有缺點,當我們看到別人的缺點時,就應趁時切入以渡化對方。真正能夠成為聖賢者,都是先拋下自我,才能生出睿智雋永的話來教育後人;而大部分人就是因為主觀意識太過強烈,所以談不出有內涵、智慧的話。相反的,當一個人能夠放下「我」的時候,當你我都主觀時,兩者之間根本找不到交集,有句臺灣俚語說:「講和不論理」,因為一講道理,怎麼都和不起來,這同時也告訴我們,不要有你跟我之間的差別,如果你我不分,臺灣走向和樂之路的機會是很大的。

 

 

 

■付出為福德之修持

 

 

再來,我們談「中不住施」,也就是心中不要一昧認為自己在奉獻。就像父母親對子女的教育、關愛,是一種情誼,也是親情的資產,從小即每天含辛茹苦的餵食,成長時期,讀書階段更是無止盡的付出,但如果為人父母者有形無形的強調自己的貢獻,無形中便會對子女產生影響,尤其當他們與異性朋友交往時,極可能發展出「施」的奉獻者的意識型態,此舉會造成兩人在認知上逐漸產生差距,老是覺得為對方付出許多,卻沒有得到預期的回應。有多少人能將自己的貢獻看待成理所當然?多數人在貢獻、布施的同時,都希望能夠得到對等的福報,許多人暗暗的想,只是不敢拿出來講而已。當一個人做善事、幫助別人時,應該了解那是一種福氣,因為有這個福份,老天爺才會安排機會讓你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忙的人,如果閃過一絲「回報」的念頭時,你的所有付出就歸零,因為你的出發點是有價值的回報,有條件的要求。社會上有很多人凡事都希望看到有形有樣的回應,這不只妨害你的夫妻、父子、母女、朋友關係,還妨害到你的事業,及老闆職員間的對待關係,當我們坦誠付出幫忙他人時,要馬上打斷這種念頭。如果幫忙他人的人,從來都沒向任何人提起這件事,那麼受幫助的人內心裡一定有份感激,並且永遠感受這份情意。日常生活中,有機會幫忙與自己有關係的人,那是一種義務,幫忙與自己無關的人,則是一種福份,只有這種福份的修持能生成真正的福德,讓我們消災解厄。

 

「內不住我,外不住人,中不住施」這句話有其深邃的語意,目的就是要告訴各位:「自我」觀念會妨害自己的成長,如果所有事物的累積過程,都能夠忘掉外相,忘掉所有存在的功名富貴,便能真正抓到生命的準繩,將所有事物做的很平穩、很寂然,寂然就是不生不死。如果在意的事情永遠充填內心時,非但你會在意別人所有的動作,也會在意自己所有的付出,一來一往當中,就回歸於社會洪流,因為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是如此。聽「心海羅盤」就是要能聽出跟別人不同之處,做到與別人不同的層次,如果大家都能謹守這個份際,你的生命就會非常淋漓盡致和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