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三輯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1)
2019.06.12更新【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
個人一生當中難免會碰到生死窮達的際遇,所以如何了卻內心的痛楚,或者讓自己不可得意忘形的問題,便日日縈繞著我們。不論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扮演的是哪一種角色,這些事務勢必會如影隨形的跟著您走完人生的旅程,因此我們應當慎重的經營自己的人生。
首先我們先就「生死窮達」來做詮釋。當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有意識的耕耘自己的人生時,最不容易處理與自我調適的,就是不知如何消除對立的狀況;凡事有陰就有陽,有高興就有悲哀,有成功就有落寞,這些都是人無法避免的情緒起伏,既然生而為人,我們就必須了卻這些對立的狀況。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自己這輩子到底是來幹什麼的,大部分的人總認為來這個世上所要追尋的就是榮華富貴,一旦真的走在這樣的追尋過程裡,您就會發覺自己是如此的空虛,所以我將就生的立足點來定位,讓大家透過日夜的旋轉,以及命運的起伏,而有所瞭解。
臺灣從前年到今年,承受著許多天然災害以及社會道德敗壞的打擊,讓生活在本島的百姓感到憂心忡忡、感嘆不已;大家是否曾經深深的思考過,自己這輩子最後要贏得什麼回去?離開時又要拿走什麼?如果您曾經這樣深思過,並建立正確的認知,必定會活得很真實、有氣魄、有內涵。
一個人天生耳聾、口啞,或是眼瞎,這種肉體上的聾啞是與生俱來無法避免的,因為上帝賦予一個人身體時,我們無法要求它一定是健康的;但走在人生的路途時,每一個人在動腦求取知識,跟著社會並進的時候,是不是裝聾作啞,把自己的知識、智慧變成聾啞?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知本返本 知根歸根
自然界裡有一種蟲叫「春秋」,牠生於春,死於夏,連秋天都來不及看到,所以,過去有一句成語叫「不識春秋」,就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成長、內涵,以及個人所要追尋的東西渾然不知,當然也不瞭解自己為何來這個世間當人,這種人就叫「不識春秋」,不識春秋也就是形容一個人的智慧一片空白。生而為人要懂得「知本才能返本,知根方可歸根」,不管你是兩百三十公分的成人,或是剛剛出生的嬰兒,每一個人都像一根蠟燭,不管大小根,一樣都會發光,也有點完的時候,只有那個火點不完,我們可以隨時鑽木取火,也可以打石成火,追尋生命本質的精神就是那個火源!
臺灣話有一句成語叫「內外不分」,內外不分就是一個人做事情沒有原則、無所節制,不懂得尋找應有的規矩,這種人常常會讓人嗤之以鼻;很多人在生的過程裡一樣內外不分,不懂得追尋自己性情中最原始,最美好的根基,反而一味的追逐外在的奢靡與慾求,人類的歷史就常常因為許多的不滿而改寫,因為累積了貪婪而追逐,既然是追逐,就永遠會有達不到的痛苦,這個時候,如果又不知道該如何結束,那就更痛苦。
很多人生活蕭條、沮喪頹廢時,不知道自己的精神標竿應該設定在哪裡,因而常常有自我了斷的念頭,但想死又不敢死,日日折磨,這種煎熬一定讓人坐立難安,云云眾生就是如此迴繞;所謂的眾生就是很多人經過生生代代的人世循環,卻始終無法跳脫出六道輪迴,所以說:「迷者為眾,悟者為佛」。一個人活著要「三寸氣百般用」,一呼一吸當中每一個人拿捏的尺度不同,如果能從「生」當中去領會,我們所要追尋的是內在的那一個火源,而不是外在的那一把蠟燭,自然就不會恐懼死亡,也就能對自己的身體感到安適。
老天爺賦予每一個人身體,年輕的時候祂讓我們勞苦,老的時候讓我們清閒,死的時候則讓我們得到安適;如果能從這個立足點來看,相信每一個人對生的價值觀,就能往內心深處做探討,而不是往外追尋,這樣的探討必定會產生無窮盡的力量,足以影響自己的喜怒哀樂、七情六慾,進而消除生命中沒有必要的對立;活著每一個人都一樣,能消除生命中沒有必要的對立,才是真正有意境的人。
有生必然會有死,我們應該用什麼立足點來看待「死」?五子經典裡曾說過:「壽多辱多」,很多人都希望自己長壽,因而貪生怕死,但是我們看過很多歷經戰亂的年長者,因為無法了透生命,反倒每天活得戰戰兢兢的,壽元不但沒有帶給他們喜悅,反而帶來一些侮辱,所以對「死」我們應該有一種超然的看法。
■探求生的本質 瞭解死亡的美感
莊子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天他看到一具骷髏完完整整的躺在地上,當時他就問這具骷髏:「你是因為世代戰亂、君臣不義、兄弟鬩牆、生活勞苦,還是病痛而死在這裡?」當晚他就以骷髏的頭而枕,結果半夜骷髏起來告訴莊子:「我雖因戰亂而死,但現在卻覺得很安祥」,莊子告訴骷髏:「我可以用我的道行將你的肉補回去,而且弄回你的呼吸,讓你完完整整的回到過去的樣子」,但是骷髏卻要求莊子千萬不要這樣做,「因為現在的我處在一個沒有六親的世界,不用像過去活著時,為了父母、兄弟、姐妹、子女的雜事而折騰,而且也少了人世間因瑣事對待而有的嫉妒、憤怒,所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都碰不到了;再者這裡沒有君臣問題,更沒有天災地變以及人力不可抗拒的瘟疫,所以請你不要把我變回去!」這就是死。我們要以精神層面來看待死亡,而不是恐懼;每一個人在面對死亡時當然都會有所衝擊,但它不過讓我們跳出固有思考的模式,以進一步探討生命的輪迴。
最近世界各國的哲學、宗教學者,分別進行有關生死之間所存在的境界的一研究;人類由於物質生活豐厚,對很多事務都窮其究理的探討,包括人類亟欲對生死塑立適當的精神標竿,才不至於受其威脅,因為很多人在長期的威脅跟恐嚇之下,過得很不實在,也活得沒有存在價值;這都因為對於生與死,我們從來沒有過經驗,一走一進都不是我們可以事先預知的。任何懷胎十個月出來的嬰兒,一走入歲數,遲早都有滅亡的時機,所以我們必須往內探求生的本質,也必須以超脫的看法來瞭解死亡之後的美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活得實在,沒有任何恐懼。
再則談到貧窮,有人用數字計算財富,有人則以精神層面來看待,經營任何財富,一定要瞭解「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得之於時機要安於時機,順應則是順乎自然;人不怕痛苦的侵蝕,但若是痛苦快樂一起來,就真的讓人難過。常常接受痛苦磨練的人,就像文化大革命,第一年可能有人會難過,但到第十年每天都過一樣的日子,也就沒有什麼好叫苦連天的,可能平日生活安適慣了,突然間被派到青海挖古井,或是到鹽田曬鹽,第一年當然會受不了,鄧小平被勞改時一樣待了七年,從第一天到最後一天,這之間一定會產生自我的調適;但如果好壞光景每年互相輪替,相信沒有一個人受得了,因為哀樂齊來的對待,不是一般常人可以承受的,所以我們說「得是時機,失是順應」,安於時機,順應自然的變化,就不會讓哀與樂同時侵蝕我們的生存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