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論述 第三輯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1)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五【漸悟 了悟 頓悟】(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五【漸悟 了悟 頓悟】(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四【物我同類 一撥就轉】(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四【物我同類 一撥就轉】(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二【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一【太陽之美 在初昇與日落】(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一【太陽之美 在初昇與日落】(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天地間無完名】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九【平凡也能見真章】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八【淤泥塞流 水人慾塞天理】(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八【淤泥塞流 水人慾塞天理】(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六【三寸氣在萬般用】(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六【三寸氣在萬般用】(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四【勿留半點鬱卒 庶不傷身】(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四【勿留半點鬱卒 庶不傷身】(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三【消除生命中的對立】(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三【消除生命中的對立】(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二【好材流不出安平港】(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二【好材流不出安平港】(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一【錢道】(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一【錢道】(1)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1)

2019.06.09更新

【病史看人生】

 

 

 

許多人都聽過佛家語所說的「成住壞空」,「成住壞空」象徵著有形與無形之間萬物的成長與毀滅,若大家能以就事論事的角度作為借鏡來看,必然可以深刻感受到這句話的含意。近一年來國內經濟景氣低迷、財富縮水、失業人口劇增,很多人對於未來的生存指標普遍不知該如何定定位,我們暫且從臺灣曾經走過的這五十年的歷史變化,就可以深刻的發覺人之所以會生病的原因。每個國家都有政治實體和經濟的盛衰起敝,每個人的生理結構也會有老當益壯或老驥伏櫪之時,其間自有不同的時序循環。

 

 

 

■窮苦的日子 舒坦的心靈

 

 

當一粒種子掉入土壤開始萌芽而有生命跡象時,就叫「成」。政府自民國三十八年遷臺,那時民生所需及一切供給能力可說是百廢待興,一般民眾普遍過著非常窮苦的日子,然而每個人在當時都經歷不同轉折,而後成形成樣,開始孕育應該有的根基。到了六零年代,以農立國的經濟型態,使得早期的一些長輩們都過足了苦日子,他們所支付的體力是現代人難以想像的,但他們的心靈反而舒坦安穩,因為當時候的人沒有什麼可以煩惱比較的,所以生活單純。「成」的時候就要分枝,就像家庭基業好,兄弟會分家一樣,所以到「成」的時候,自然要開花結果,這就叫「住」。在「住」的階段,慾望開始變得無窮盡,人自然變的不單純,性格也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刺激和影響。就臺灣而言,「住」的過程大概從民國六十五年開始,當時中國大陸剛好結束文化大革命,毛澤東往生,兩岸關係從鄧小平南巡開始產生經濟行為。此時臺灣也從農業時代走入開發中國家,開始以經濟立國,實施的十大建設無形中讓許多人白手起家,拼命賺錢以買到屬於自己的歸宿。

 

一直到民國七十五年左右,臺灣經濟已成雛型,國民所得以及生產毛額普遍提昇,但心性慾望卻相對的無限擴張。民國六十五年到七十四年這段時間,臺灣剛好走入火車頭工業,有人因為轉賣土地或祖產夕致富,這樣的現象導致很多人心開始膨脹,一心想當富翁,於是頭腦就開始滋生不好的想法了。臺灣剛好應驗蕃薯會長莖的地形,這邊生一棵那邊也生一棵,所以中小企業居於全世界人口密度之冠,你拼我鬥的每個人都是老闆,國家也慢慢的從外貿所得增加了外匯存底。經濟所得讓這些人感受到成就感,因此他們開始絞盡腦汁搜尋快速賺錢的方法,果真有人一下子變成億萬富翁,但是他們還是不知足,當時(民國七十四年)臺北市最熱鬧的忠孝東路四段附近的房子,二坪也只不過三萬塊而已。當時包括許多賺死薪水的公務人員也心思丕變,開始出現投資公司付利息幫人做生意,然而把錢拿到投資公司根本是在造業障,因為大家都在玩捉老鼠的遊戲,所有的思考模式和角度,已成為人性自我腐敗的因素;可見臺灣人的心性並不是現在才腐敗的,只是以前被牽著走而不自知。

 

民國七十九年到八十年,經齊荒控走板,經濟膨脹扭曲了人性,讓人無法承擔,在大環境形勢比人強的壓力下,很多孩子無法得到應有的照顧,這些孩子在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保護傘下,欠缺公民與道德、生活與倫理等課程的教育,甚至出現學生打老師的現象,這就是一個社會情境走到「住」的時候了,很多問題便層出不窮。八十年代走到現在,十年當中因為政治的紛爭徒擾和權力要求,導致階級抗爭、勞雇雙方彼此失去信任,人跟人之間也失去誠信與向心力。國家經濟因為勞雇雙方的對立而形成競爭力衰退,人心膨脹了,子女教育也荒怠了,走到九十年代的今天,才知道臺灣的病根已經這麼深了。

 

 

 

■價值觀淪陷 眾人承受共業

 

 

在一個國度裡,人文思想的醞釀是很慢的,但是病症一發作起來卻不可收拾。一個人會生病絕對不是嬰兒時期發生的,相同的,一個人會犯錯絕對是在他有成就時,不知不覺間搞壞了自己的心性,因為人很難克制自己澎湃的潛在慾望;臺灣也是在中小企業稱王吃到甜頭時,碰到不應有的經濟遊戲,才把經濟搞成泡沫。八零年代的經濟巔峰,臺灣人所賺的錢全用在滿山遍野那些房子的水泥磚牆上,所以九十年代經濟不景氣,很多人叫苦連天、賠很多錢,因為不動產市值縮水就賠錢了。從民國三十八年到今年九十一年,身邊存有傲人財富者相信不多了,沒有照顧到錢不打緊,連整個心性也都垮掉了,許多人變得不知道如何過日子,這樣的心情難免惹病上身,因為那種個性養在我們成長的「住」,而這個住就是現在臺灣。

 

「住」的過程衍生出心神的扭曲,價值觀的淪陷,道德的敗壞,也變成大家必得承受的共業。共業是很厲害的,回溯到民國八十四年時,十二月冬天打雷卻不下雨,隔年初我在岡山的演講「在道中即不在劫中」提到過:冬天打雷殺豬就不用拿鐵鎚,也就是說會發生豬瘟,結果演講後隔月,農委會就發佈口蹄疫消息,一下子宰掉了四、五百萬頭豬。要知道,每一隻豬都有靈,這些豬隻死非其時、死非其所,這些生靈沒有好好被處置,一股怨力不知如何宣洩,921大地震發生了,這就是共業。當一個國度裡的人心失掉時,比失掉國土還可悲、還可怕。

 

臺灣在成長的環境中「成」的時候,大家都很單純,但走到住的時候開花結果就都變了,很多問題翻來覆去都無法找到真正的精髓,大整體便形成共業的承擔,就連個人也在成長歲月中受到虛有的名利搞亂自己的心情,到最後承擔時已變成壞。臺灣現在走到壞的運,到處顯露出腐朽之相,但這個過程一定要承擔、無法跳開,因為惟有承擔才能成空,空是一種境界看法,是一個人知道什麼該拿該放,不會矛盾一生,這才是真正的空。

 

病有千萬種,臨床的研究報告三天都看不完,但健康卻只有一種,也就是觀點的健康,可惜一般人不懂得找健康的方向,卻一直找病怎麼醫,其實醫病就是醫治個人的情緒觀感與氣質。個人做事情如果沒有顧慮到人情義理,在世俗報就會傷到骨、傷到四肢;如果常常狂妄自大、目中無人,就會傷到腦;這就好像報應與輪迴,而健康的根基就在於曾經走過的路途,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成住壞空的時運,也因此孔子才說:「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所以我們絕對不能以位階而自滿甚至無限制的予取予求,當一個人不以服務為目的來看待人生,反而因暗藏私心而衍生錯誤的價值觀,那麼,自然會面臨崩盤的命運,這就是邏輯與因果。

 

 

 

■惜福之心對應虛榮之相

 

 

中國大陸為什麼會有希望?因為民國五十五年到六十五年的文化大革命,讓很多人吃盡苦頭,就學的人因頓然失學而知曉學問的可貴,甚至一些被發配到青海邊疆雪地裡的知識青年,靠著樹枝和雪當紙筆,也能得到學術獎金,這是因為失去所以更懂得珍惜。在這十年被磨、被鬥爭的人,如果沒有被鬥垮,現在都成為中國大陸經濟、政治的重要枝幹。而臺灣在成與住中沒有遭遇這種劫難,所以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全都沾滿了病,青少年朋友們從民國六十五年開始進入社會工作,他們在金錢第一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正統的思想教育,往後到七十五年間,大家手上多少有一些錢或存款,甚至到八十五年時還有些人持續好運獲取錢財,這些人對孩子出手闊綽,所以這一代孩子剛好享受好日子,但是人間有云:「先享受必然後痛苦,先痛苦必然後享受。」臺灣的經濟成長因為有早期「成」的這一代人吃了很多苦,才能將臺灣經濟推向一個穩定的立足點,但是到住的時候不懂得陶冶心思,反而將自己訓練成虛榮之相,整體社會價值觀淪落到這種地步,就是病。

 

心靈的空間乾淨就叫健康,因為心靈的空間寬廣,就什麼病都進不來了。有人所帶的業與障是上輩子形成的,誠如命理學上所說:「日月最怕羊陀會」,我的一個朋友的命宮就是太陽碰陀羅,當這兩顆星辰一交會時,不是生個小孩折磨自己一輩子,就是自己的身體沾染自己一輩子,果真他花費了很多心血在孩子身上,另外他的血壓也經常不穩定,經過醫生診斷為先天性的高血壓。有一次我在基隆演講時,一位婦女朋友告訴我她是太陰與陀羅坐命,我告訴她這個格局會長瘤,結果她很驚訝,因為她從十幾歲起就長皮膚瘤,這都是命中註定的。會有病是上輩子的因,結這一輩子的果,但許多人不了解,常常只想醫病,而不醫這輩子的心,所以從病史就能看到自己的人生,看出自己是怎麼經營自己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最近報紙報導國人死亡率最高的還是癌症,勞保給付已經變成國家沈重的負擔。洗腎病患為什麼要洗腎臟呢?腎是一顆貪狼的星辰,代表日月的星辰組合,也代表兒女私情、人心慾望,更代表人在嬉戲玩樂中的自我克制,生活作息運作,以及對世俗的關心程度。所以很多的病連醫學也束手無策,我一再的呼籲,不要只醫這一輩子的病,而是從這一輩子的運來看上輩子的因,就會了解怎麼讓自己健康。發生腫瘤病症時,大家應該深刻的體會,改變自己的生存、生活與思考模式,包括自己的理念、堅持度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如此便會慢慢扭轉自己所產生的結晶。就像臺灣經濟的蛻變,從很多年層層疊疊走到今天所扮演的角色,大家如今也必然要承受。八十六年我們埋了四百萬頭豬,八十八年牠便要爭取牠的權利了;因與果會有時間,時間到了就有垂象,有垂象就會引現景況讓大家去承擔,大至於國度、小至於個人都必須承擔人生所走的每一趟歷練。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1)
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五【漸悟 了悟 頓悟】(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五【漸悟 了悟 頓悟】(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四【物我同類 一撥就轉】(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四【物我同類 一撥就轉】(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三【十年河東轉河西】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二【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一【太陽之美 在初昇與日落】(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一【太陽之美 在初昇與日落】(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十【天地間無完名】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九【平凡也能見真章】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八【淤泥塞流 水人慾塞天理】(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八【淤泥塞流 水人慾塞天理】(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七【生死窮達 不易其操】(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六【三寸氣在萬般用】(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六【三寸氣在萬般用】(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五【病史看人生】(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四【勿留半點鬱卒 庶不傷身】(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四【勿留半點鬱卒 庶不傷身】(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三【消除生命中的對立】(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三【消除生命中的對立】(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二【好材流不出安平港】(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二【好材流不出安平港】(1)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一【錢道】(2)專題論述 第三輯之一【錢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