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五輯

心動時分 第五輯之三十六:我開了一家銀樓,因為帳務問題與女兒吵得不可開交;我的兒子與媳婦去了美國,但媳婦並不希望我和他們一起生活,並且棄我於不顧,請問我要如何看待這些親情罣礙,並讓女兒也收聽心海羅盤?

2018.12.05更新

問:

我開了一家銀樓,因為帳務問題與女兒吵得不可開交;我的兒子與媳婦去了美國,但媳婦並不希望我和他們一起生活,並且棄我於不顧,請問我要如何看待這些親情罣礙,並讓女兒也收聽心海羅盤?

 答:

 

                  親情中六親的對待關係,一直是好幾世紀以來人類不斷面臨的問題。身為父母者含辛茹苦的照顧子女,所有付出的過程與細節,以及背後深切的愛都是真實不假的。然而,這份親情無形中卻可能衍生為一種「所有格」,因為天下所有母親,無論子女長到多大,永遠都會把他們當成小孩子來看待,這就是所謂的天下父母心。

 

                  真正聰明的父母與子女相處時,會懂得在適當時間轉換角色的扮演,將原來身為父母的角色轉換為子女的朋友或輔助者。如此一來,身為父母的人非但可以跳脫原本想要佔有的心思,更可以讓子女擁有一個真正獨立自主的空間。縱觀全世界,西方社會最為要求子女的獨立性,漢人體制則完全相反,由「娘思子長江水」這句話便可窺見,水代表母性,母親對子女的思念與情感就像長江水這般綿長,但孩子對雙親的思念,就只有扁擔這麼長了。身為子女的,除非天生就有相當的同情心與孝心,才會懂得憐憫、回饋父母;一般子女多半長成到某個階段,就會漸漸淡忘父母的付出與辛勞,這也使得有些年邁的父母對於曾經付出給子女的關愛卻無得到回報而心生失望與落寞。

 

                  有趣的是,付出的人往往無怨無悔,反倒是接受的人在回饋時,常常計較其長短多寡。我們不時看到社會上舉好人好事的表揚活動,有些人因為孝順父母獲得表揚而沾沾自喜,可是在我看來,孝順父母本來就是子女應盡的本分,把它視為特別的好事作為表彰,根本是本末倒置。一個人如果能夠走入心海羅盤,心靈世界必定非常寬廣,因為我所談的事情無所不包,而且與人的日常生活休戚與共。因此,你的女兒如果聽得進善知識,或許思想還可以扭轉,只怕她聽不進去。

 

                  身為母親對於子女有所渴望在所難免,當兒子一味聽信妻子、沒有自己的想法,著實會讓母親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如果我是你,就根本不會去美國找兒子,因為唯有自己先獨立才能夠救別人,而且,當母親要當得有尊嚴,不要緬懷自己過去對子女的教養與付出。我自己也扮演著父親的角色,因為有著上一代對我的養育才有我這一代,而我這一代同樣要養育下一代,香火才能延續下去。照顧子女本來就是一種責任,千萬不要將養育子女的付出視為一種成本或投資,如此當子女沒有回報時就不會難過。我常常說:敵人永遠是自己,人常常因為看法、觀點的錯誤,而束縛住自己的心,進而將自己導向哀怨、不甘、憤怒的絕境。

 

                  做人有時候需要快刀斬亂麻,不能老是用拖泥帶水、剪不斷理還亂的心態處理週遭的人情世故。人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專門來講情,天下沒有那麼多情可以用,也沒有那麼多義可以講,唯有忘了情才懂得愛,也就是忘掉自己曾經付出的情感,才能稱之為大愛。如果對每一件事情的付出都講求有憑有據,這樣只會付出愈多愈難割捨,當一旦無法得到回饋時,定會心生不甘,這樣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難受。

 

                  妳的媳婦不要妳去美國也沒有關係,但是妳不要先綁住自己,因為妳有權選擇自己想要居住的國家與環境,何況看不順眼的兩個人住在一起,一爭吵起來的後果必定不堪設想。面對這種問題一定要灑脫、乾脆,有些人活了一輩子都還不曾灑脫過一次,能夠灑脫才有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