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五輯

心動時分 第五輯之二十八:請問教授,我希望我的子女能夠進入心海羅盤的領域中學習,但屢試屢敗的狀況使我十分氣餒,請問我該如何督促他們修持?

2018.11.26更新

問:

請問教授,我希望我的子女能夠進入心海羅盤的領域中學習,但屢試屢敗的狀況使我十分氣餒,請問我該如何督促他們修持?

 答:

 

                  父母親的身教、言教對親子教育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耐心是不可或缺的,父母不能要求孩子在你做過示範動作之後就能立即心神領會。其實,孩子不是不懂,而是改變令他覺得難過,他當然會掙扎,父母親的教育方式若只講求速度,一定會欲速則不達,教育小孩不像教數學那樣簡單,父母親的身教不過在告訴孩子做人處世可以如此這般,卻無法要求他用多少時間就學會。

 

                  責罵不是管教小孩的好方式,比較好的方法是讓孩子心生慚愧而自動改進,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做人不該得理不饒人,而是要做到「讓理」,當知道自己有理時更不該逼迫對方,而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慢慢地開導他,他自然會心生慚愧而有所改進,也唯有如此才能真心誠意的改變。若只是死拉活扯地讓對方做某種程度的改變,效果一定不能持久。你的孩子不想接觸善知識,或剛開始聆聽卻沒有感覺,都不能責怪他,不是每一個人天生都有資格進入善知識的領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通曉這些語言,進而融會貫通,引發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在引導孩子聆聽心海羅盤的過程中,最困難的並非孩子是否有毅力可以持續聽下去,重點在於他是否能跨入這道門檻。你的孩子如果已經進到現場聆聽我的演講,無論他是否聽出心得,你都該感到高興,因為至少他沒有與善知識絕緣。況且,「傳播善知識,成就功德事」,你帶孩子到現場聽演講也算是一份功德,他能夠堅持多久?是否繼續修行?我們無從得知,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你只需在旁敲邊鼓,引起他的興趣和感觸就可以了。他會從我說話的聲調與語意中漸漸體驗出屬於自己的感覺,當他突然遇到困難而善知識又恰好幫到他時,自然就會引出對善知識的興趣。

 

                  興趣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可以養成,耐力有部分則來自於幕后的推手,你要懂得適時地施予援手,不管是以身教做榜樣,或是帶領子女一同進入心海羅盤這塊園地,都是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