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四輯

心動時分 第四輯之十七:請問教授,您在這幾年的週年演講,一再從歷史事件的發生來勉勵我們自我修持,是否也可以請您就政治角度來告訴我們臺灣將何去何從?

2018.10.26更新

問:

請問教授,您在這幾年的週年演講,一再從歷史事件的發生來勉勵我們自我修持,是否也可以請您就政治角度來告訴我們臺灣將何去何從?

 

答:

 

        今天台灣已經走到一個分水嶺的位置,這個分水嶺並不是來自於美國或中國大陸的壓榨、脅迫,而是我們已走到末法時期。這個時候,如果每一個人對於求道都有非常強烈的企圖心,對於人性的耕耘也有相當急迫的需要,大家都將目光放在同樣的焦點時,那麼這個分水嶺絕對會帶給台灣百姓及下一代子孫源遠流長的幸福。相反的,如果我們無法轉換為這樣立足點,大家所追尋的不是功利、政治,就是暴戾乖張的行為,那麼有知與無知的差距會愈拉愈大,這種過程必然會招致恐慌的極限,當然也會失去在這個地方立足的力道,那麼,我演講專題中曾提過的:「猴雞狗豬無地睏」就可能成真。

 

        在週年演講時,我曾經一一例舉從民國85年開始經歷過的所有歷史及社會事件,期望以此做為大家的警惕;「猴雞狗豬無地睏」指的不一定是戰爭,但紛亂之局絕對錯不了,紛亂之局要靠百姓自己救,靠我們的善良與悟性,靠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一份共同認知,以及不再自我分裂,才能對國土產生療傷止痛的作用。對於每一個事件,不一定要到「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局面時才有所醒覺,做人不可以做到這樣,活著當人本來就可以當到先知先覺。我的演講就是以先覺覺後覺的角度,來喚醒諸多還不知道的人;週年現場演講會時,我經常會觸及很多大家可能提到卻不了解的敏感話題;每個人都很希望對未來能多些了解,也希望我能談到有關個人、家庭的未來,因為每一個人都想知道家庭未來的發展、子女將來的造化、以及自己的運勢前程等,但我所談的是形勢比人強的國家未來趨勢。

 

        西方人對有關經濟、科技趨勢研究了很多,臺灣已經沒有機會研究這類趨勢,因為我們要研究的是未來的臺灣趨勢。我的觀察與研究會在某種潛移默化之下產生效用,但是我不能夠說得太明白,因為我的羽毛還沒有豐富,這中間如果涉及政治層面的敏感話題,可能我會半天折翅也說不定。在我羽毛未豐的同時,大家的教育層級也尚未能夠影響周遭,但到有一天,我真的已經到達實力原則,國家也經歷過多事之秋,甚至彼此間也產生共識與認知的時候,我才能在電視上如實公開轉播。做事情是時機問題,而非莽莽撞撞,更何況是有關本島百姓未來何去何從的選擇問題。

 

        活在現下社會裡,如果20年内不會過世的人,一定看得到未來的結局,你逃也逃不了、跳也跳不開,因為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活,是宿命也好,但我們絕對不是坐以待斃的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別人。相對的,每一個人都不要小看自己能發揮的力量,我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激發自己最底層的潛能,當眾志成城的時候,就會為我們日後帶來相對寬廣的環境,以為我們的下一代負責。

 

        身在臺灣到底是幸或不幸?許多問題都必須透過很多徵兆,鉅細靡遺、深入簡出的做成探討,不管你是正處於癌症末期的病患,或者在事業經營上已經兵敗如山倒、支離破碎、臨危淪乞了都沒有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要我們徹底的從頭檢視自己一番,從呱呱落地開始到經歷各個階段的所有學習過程中,如果能透過我給予的觀念而看到你們過去對自己的殘酷、無情無義,並感觸良多時,你才會真正珍惜自己這一趟所走過、曾經消逝的歲月。

 

        許多年輕朋友很怕人家說他太年輕,一個十八歲的青少年,如果有人問他幾歲,他可能會回說二十歲,因為他以為多加兩歲,別人就會覺得他比較成熟;相反的,女人一到四十幾歲的最尷尬中年時候,如果有人問到歲數,她就躲躲藏藏的不敢講,甚而以「你是問年次還是問生肖?」等奇怪方式來回應,反正就是很少有人能夠從活的歲數中發覺自己真正高興、快樂過的時刻。快樂時光不一定是結婚、生小孩或賺大錢,真正讓人感到滿意必然是突然領悟某個觀點,而有一種幡然徹悟、大悟大醒的感受,也就是以前都沒想過的觀念卻突然開竅了,這種開竅的喜悅是很難形容的。

 

        我的另一個專題「撤退有方,也能立功名」,也會引起幡然徹悟的相同迴響;一般人都以為打仗是往前衝的,衝最前面、殺死最多敵人的那個人才叫會作戰,戰爭結束後也才能贏得封賞, 幾乎所有文武百官都這麼想,就是沒人想過撤退有方的人也能立功名。能進能退還能讓對方全身而退的人,當然能夠為這個國家立功名,同樣的,在人生當中,如果一辈子到年老時候都還在進,那麼到了要蓋棺論定時就得立時懂得撤退有方,這也是一種人生角度。我的每一場演講都極盡心力想讓大家瞭解我的觀點,這乃天地人三者共同見證,知道我的言語絕對不通越,也沒有離經叛道、隨便亂說,我絕對是有系統的想引領大家返回内在的極樂;返回内在的極樂,就是走過不斷前進的人生經驗之後,到了某個階段就要懂得「撤退有方,也能立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