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四輯

心動時分 第四輯之十:葉教授您好,我本人因為患有躁鬱症和癲癇,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上經常有自卑、挫折的情緒,也很容易挑剔朋友的缺點,這是不是一種病態?

2018.10.26更新

問:

葉教授您好,我本人因為患有躁鬱症和癲癇,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上經常有自卑、挫折的情緒,也很容易挑剔朋友的缺點,這是不是一種病態?


答:

 

        記得三年前幫家兄的立委選舉助選時,我陪著他在高雄市北區掃街,當我們站在吉普車上拜票時,夾道歡迎的狀況,讓我都來不及招手,鞭炮聲此起彼落,連跟著去的「心海羅盤」的義工,都感覺到勢不可當,甚至在選舉前一天,還來了一萬五、六千人,那時李前總統的場子頂多三千人,我是他的五倍,但開票結果的反常,讓我很訝然!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演講一向人潮很多,每一個人也都對我非常尊重推崇,台灣話說:「惜花連盆,愛屋及烏」,但是開票結果卻不是如此,隔天我從高雄國賓飯店要返回台北時,一樣有很多人跟我微笑打招呼,但是我心裡突然有一種酸楚,和一點點自卑、難過的感覺,這是我二十年來沒有過的感受。

 

        我難過他們是真的在跟我打招呼嗎?是不是在看我笑話?是不是隨便敷衍我的?因為選票的落差讓我覺得很沒面子。當時我心中的那種感觸,就好像在滴血一樣,我一直懷疑他們在笑我,笑我怎麽敢來這個地方,或者笑我只得到那些票數,這些問題在無形中就衍生出一個人的自卑感。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榮譽感,這是與生俱來的,我不能要求我的身上沒有這個細胞、這種思緒,因為我跟大家都是同樣多的細胞組合,同樣多的星辰在支使著我的行為意識。二十年來我都是義無反顧、無悔的付出,我在台上講了二十年,都會油然而生這種自卑情緒,更何況你只是一個平凡的年輕人。

 

        你認為自己罹患躁鬱症和癲癇,所以充滿挫折、自卑的感觸,但是你可以反過來看看一向無悔貢獻和付出的我,不是一樣也會有自卑的情緒,所以你的心態絕對正常,而不是病態。重要的是我能夠馬上停止這種感受,不管別人是否恥笑、揶揄我,我都能立即轉為一種積極的態度,趕快再辦一個大型的演講會,來感謝那九千五百六十九位投票给我們的人,謝謝他們的誠懇以及支持,這才是我做事的態度。今天,你既有的外在環境條件,並不是誰要強加於你的,也不是這個社會的不公,我常說可憐的人一定有他過去可惡的地方,只是他自己不知道而已,包括沒有得到一個完整的身體或者圓滿的成果,都只能歸咎於看不到的過去。或許你可以用因果關係來看待、修正自己心性的不平衡,也讓自己能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完成這輩子當人應該具備的角色扮演。就像台灣有一個腦性麻痺患者到法國完成博士學業,後來成為一位歷史教授;又或者我在台東的一次演講,也有一位腦性麻痺患者,不但克服了腦性麻痺的罣礙,還很積極的到榮總醫院擔任中風病患的復健師。所以,不只是我的幾句話,還有許多活生生的例子都可以支持你活出自信的生命態度。

 

        你絕對不要因為自己有病,就將自己和別人分成兩群,以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因為人只要內心一分群,就沒有實力,届時就是自己害了自己。喜怒哀樂的情緒都是人與生俱來的心態反應,每個人都會有,自卑也是一樣,因為這些星斗照耀者,每一張命盤排出來,沒有人缺一颗星,大家都一樣多,只要活著都會與它產生磁場對應。包括站在台上講話,引導大家的智慧與信心的我,在受到衝擊的時候,也會有那種感覺,更何況你只是刚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同的是因為我有信心、有堅持,所以你也要從信心的角度去發揚光大身邊的事物,如此自然就能夠照顧週遭的人。

 

        演講了八年多,我希望每一個人都是我的分身,都是我的另外一個等號,我要你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都有辦法在這裡愛借我給你們的觀念,以影響你周圍的親人,執行你該執行的工作,那聽這個節目才有意思。每一個人在挫折沮喪的時候,我不見得都看得到,但是你們看得到,因為你們最接近。當你們入神的聽我演講,感覺自己有所吸收,也有新的悟解時,才是我真正得意的助手。如果你對明天懷著一種恐懼、擔憂、不敢奢望,甚至懷著將來不知道會怎麼樣的心情,那你永遠都要轉回來當人。一個人如果把下輩子不再當人做為標的時,那所有的喜怒哀樂,所有你不應該有的、不應該沾染到身體的,都不會附著在你身上:只有從這個地方才能跳脫出當人的表象及著相的框框。

 

        你跟朋友相處的過程,絕對不是揀三挑四的看這個人好不好相處,或者他有什麽毛病、缺點,又或者去怪他、說他哪裡不好等等,相反的,你應該在看到別人的缺點時,回過頭來要求自己不要有一樣的問題,否則,你永遠交不到好朋友。當你懂得反求諸己時,你的好朋友非但會受你影響,還會發現你才是他學習的對象。能夠喚醒知己的人,才是能人。

 

        我以最真誠的感受,回答這個問題,也希望每一個人在碰到窘狀或不平衡的感覺時,能以最快速度轉換心境,因為那些感覺在當人當中,都是不能讓我們成長的阻礙與罣礙。我們必須捐棄那種感覺,勇敢的去面對往後該走的日子,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日子要過,有明天的境界要成長,有明天的智慧要提昇,明天會帶給我們的希望不是金銀財寶,而是更高瞻遠矚的視野與心境。也只有走完每一個更好的明天,才能下輩子不要再來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