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三輯

心動時分 第三輯之三十三:我的父母已經六十多歲了,仍然為了外遇的問題爭吵不休,為人子女的該用什麼心情來面對這個問題?

2019.10.03更新

問:

我的父母已經六十多歲了,仍然為了外遇的問題爭吵不休,為人子女的該用什麼心情來面對這個問題?

 

 

答:

以前人談外遇,把它當成「不正常」,現在的人則認為是「過程」。年歲大的長輩如果發生這種事情,我們要慶幸他的身體還很好,才有辦法支使時間和體力去做那樣的事情,畢竟他沒有殘缺,否則再怎麼也遇不上。不過女人一旦遇上這種事情,心境是很難平衡得了的,遇到這種事情,能夠容納愈少的人就必須承擔愈大的痛苦,一個人如果能承擔更多的包容,就只會碰到小小的難過。

 

常常將人和人的關係拿來比較而產生對立的人是最愚蠢的,因為要對立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就像一個老闆對著職員看的時候,心裡暗暗盤算著這個人對我到底忠不忠?有沒有認真的替我打拼?又或者對夫妻每天都算計著彼此的感情是不是真的,能維持多久等等。有些人能愛,是基於一種感召或感動,有感而發是真,堅持多久是原則;有些人愛你,抱持著「只有今朝,明天不知道」的心理,人家說:「說永遠太沈重,講一時才輕鬆。」看事情有時候不能太絕對,尤其是情感對待的問題。

 

長輩老來入花叢,對於晚輩來講是很難介入的,想提出任何建議又怕傷了尊長的顏面,但活在陰霾的氣氛中又讓人難過,如果是我早就離開了,這和孝順與否不相關,因為他們兩個人在這種過程中都必須接受心智的汰換和磨練。年輕一輩若能夠在旁邊加以勸慰,全因情感使然,但卻不具有約束性,尤其是活得愈難過的人,反而會將情感和生活點滴全帶入情緒中過生活,隨著當事者的舉手投足而起舞,讓你找不到出路、活不出自己。如果年少無知還情有可原,但活到五六十歲時,這番事物已經不是我們該做的,因為社會上還有很多我們需要關心的事。

 

當你關心這個社會越少,就會變成阿修羅走入心裡的惡鬼道;當你關心這個社會愈多,你就是觀自在菩薩,因為內觀自在,你看自己很自在、很輕鬆、很和氣,沒有任何負擔。一個在人如果懂得關心需要幫忙的人,甚至擴及社會、國家層面時,小情小愛就束縛不了你;相對的,當你狹隘的看待情愛,只要發現眼前出現可能和你譜成婚姻的人,就想一輩子死拉活拖的咬著不放,從來沒想到還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這樣你就會變得世俗。世俗之所以讓人感到悲哀慘澹,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看遠一點,也沒有想要承擔較大的責任,只是每天活在桎梏的狀態中,萬一又有小孩的話,你的婚姻型態就會從三角形變成平行四邊形,最後演變成多邊型,多邊型一出來就會充滿多種情緒。

 

為人晚輩遇上長輩有外遇事件時,千萬不要有任何內疚的觀感,因為事情並不是出於你的承擔,也不是你承擔得了的,此時千萬不要庸人自擾。要搞清楚的觀念和前提在於:到這個世界不是來享受的,苦海無邊就是人生的最佳寫照;每個人從呱呱落地開始,一趟路七八十年,真正高興和快樂的際遇所數無幾,唯獨讓自己清心寡慾的才叫心安理得,當你清心寡慾、心安理得時,會忘掉什麼叫快樂,因為那叫自在(自在不是快樂)。所以當我們發覺長輩有外遇時,不管狀況多嚴重,都沒有理由停在那個地方承受痛苦,這是做人做事的原則。事情既然發生了,更不需要反覆思考枝微末節,我們可以輕鬆的換個角度想想,他可能身體不錯、金錢不欠缺,也還有人緣,而且還有人可以幫忙分擔他的嘮叨、習慣,以及你看不順眼的地方,這就是真正明理、求道的人看待事情的角度。如果你將這樁事情告遍了臺灣所有法院,也沒有一個法官能理出頭緒下定論,因為這件事情只有當事人能理出頭緒,誰都做不了主。

 

女人之所以愛有氣質的男人,是因為他所做的事情讓這個女人佩服,它不是賺錢、功名,而是這個男人永遠像海棉一樣,重重的被槌擊後又能立即回復原狀,不會覺得自己被傷害過。碰到事情永遠要記得一個法則,那就是:要勇敢的忘記、馬上的原諒,這樣才是真正會做人。不管碰到多大的事情,兄弟、朋友、夫妻、上司與部屬的對待關係都一樣,碰到不順意的事情就要勇敢的忘記、馬上的原諒,不要一直帶著那股氣,拖累了自己挪移的腳步。因為當下的事情是在當時的能力、知識與時間之下發生的,只要時間一移動、腳步一挪開、頭一轉向,就什麼事都沒有了,如此就不至於繼續滋生能量產生破壞力,所以說夫妻相處之道遠比讀書的學問還大、還深。

 

人與人之間最搞不定的就是那張嘴,因為沒有兩張嘴是同樣大小的,大嘴與小嘴之間的呼應或吻合從來只有靠妥協,這種妥協就是來自於自我的認知與原諒。可以原諒別人的人是上一等人,這樣的人能夠了解別人犯錯的傷痛、無知,更了解其無受煎熬的心,而且從來不懷怨恨,只會替當事者感到惋惜。長輩與晚輩之間的傳承自有其親情對待及感恩圖報的心意,這是人性孝思的自然彰顯,然卻不見得承受、負擔彼此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