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一輯

心動時分 第一輯之二十七:請問葉教授做事與處事的價值觀要怎麼區分?

2018.11.27更新

問:

請問葉教授做事與處事的價值觀要怎麼區分?

 

答: 

      這個問題乍聽好像都一樣,都有個事字。做事是一種執著,財名富貴是附屬,最後的經驗歷練才是真正所得,這叫做事。處事就是當別人趨之以利時,我就退之於後,當別人遠離道義的時侯,我就趨之以前。

 

      做事很簡單,它是個人求取生存的基本技倆,也是賴以生存必須具備的時空,由這個時空當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上古時代的先民,以耕耘所產生的智慧,帶動後代子孫的延續,將技術傳承給下一代,讓我們的食物不虞匱乏,這是先民做事的道德。到了我們這一代,做事的人也只不過在動腦筋,研發出對人類更舒適,更能提升生存水平的一些產品。屈指一算,一個人真正花在工作上的時間,不會超出三十年,頂多四十年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公職人員要持續在四十年的相同領域中工作,必然只在承平時代才有這個機會,任何動亂都會讓工作中斷,甚至丟掉性命。

 

      做事時不要冀求自己在這個崗位上會多飛黃騰達,只要同樣一件工作,做它個十年、二十年,都還能不發牢騷,就是對工作的一種執著。工作除了與人相伴外,同時也讓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對社會付出的機會,所以不要輕視別人官位小,認為他只是個小職員,只是販夫走卒。社會上大多數人都覬覦別人眼前的地位,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如果聽到一個人官位顯赫,就直覺認為這個人應該蠻成功的,就像如果有親戚朋友到家裡作客,問到自己的子孩在做什麼,如果小孩的工作不是很得意,父母親通常不太敢啟口,只隨便說說應付一下,相反的,如果子孩有點造化,就眉飛色舞的,即便別人不問,父母親也會主動講,這是人之常情。

 

      在外做事時,千萬不要因為自己目前的工作,在社會上沒有重要的席位,就覺得自己這輩子沒什麼出息,因而草率的執行工作任務,這樣的態度與觀念,永遠出不了頭,因為這樣的方式,沒有一個老闆、上司會重用你。唯有對自己的工作,擔負一定的責任與奉獻,才能找到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會慢慢薰陶你的素養,孕育出別人所沒有的智慧,而你也才能真正浸淫其中,發現自己到底為何而活。

 

      接著提到處事,處事是大原則,處事必須要精進,卻不能原封不動,我們並不是要學油滑、刁鑽、功利、阿諛奉承,處事到最後一定是淡泊所有的利益與物質所得。有許多比較得志或得勢的人,看到我的節目通常會嗤之以鼻,他們覺得自己在外忙得要死,我卻還在講這些話,這與他們的現實生活差距太遠。這些人必須在運作和對待中周旋,每天忙著拼生意,就只為爭一口飯,於是無形中工作方式也形成他們的處事原則。這些人不認為工作是神聖的,他們在工作上想要賺錢,在處事上則盡量佔便宜,當處事與工作不能劃分界線,必然變成一個沒有原則的人,所以我們才講「無奸不成商」。

 

      很多人常常把做事的那套商業行為,拿來跟朋友相處、應對,因為他沒有原則,真正有原則處事時,就並非如是以觀。比方說,我從事的是「心海羅盤」的演講,從事這份工作可以洗鍊我個人的智慧;處事上,我同時要求自己發現更高的智慧,然後轉而告訴大家,就事業角度而言我並不遜色,「心海羅盤」節目中的廣告詞都是我寫的;廣告的腳本也是我建議的;我出版的書的設計,也是由我選定的;我們的印刷廠、錄影帶與錄音帶的製作、包裝都是衛星工廠連線,整套系統就像日本的豐田商社一樣,由中心控管與衛星工廠合作而完成。

 

      因為我不願意將自己丟擲在完全商業化的環境,這就是我處事與做事的分際。我能讓這些好的善知識,滿足全臺灣,甚至全球的華人社會,我的目的並不是要營利,而是希望將更多開智慧的話語,隨著節目一直往下推,讓人類在這一個世紀裡,可以透過多元文化的思想,矯正自己過去故步自封的因與命,如此,處事與做事的風格應能昭然若揭。

 

      所以工作是一種執著,財名富貴是一種附屬,最後的經驗歷練才是真正所得。而處事則要把仁義道德當成自己的座右銘,以這兩種範本為依據,當兩個過程競合在一起時,你就是一個很有原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