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一輯
心動時分 第一輯之二十五:出家修跟在家修有什麼不同?
2018.11.25更新問:
葉教授您好,請問出家修跟在家修有什麼不同?
答:
修行不分段,不分語言,神佛的微妙道理與文字沒有關連。很 多經典都是從印度的梵語翻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文字,並從它的 發音中模擬出很多智慧,因為道理放之四海皆準,所以全世界 不需要共同的文字,每個人都可以修行。道德觀是一種認知,一種是非善惡的自我衡量,如果想做任何修持,只要「處處留 心皆學問」。
學問用在教人,學識用在教書,每一個人都可以離開宗教做學問,宗教不會妨害人做學問,不會因為你沒有信仰,它就懲罰你。宗教亦沒有主使的力量,它不會因為你沒有信基督就找你麻煩,也不會因為你沒有向佛祖上香,就天天讓你難堪,在信仰中,你不犯我,我不犯你,是很客觀的,人與人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要修持,必然要懂得它是一個自我調適的空間與環境。修持不見得要在大廟宇,只要有一塊乾淨心就可以,這叫家修,這是一個人的自我認識與提升,為的就是看自己的心, 見自己的性,與宗教拿香、望彌撒沒有任何關連,如果能了解 這個關鍵,就不會流於法與術之間。
最近看到、聽到一些宗教行為,讓人覺得很荒謬,那是因為 很多人在追尋宗教信仰時,不懂得修行的要旨,所以常把法術當修行、當弘法。法是真正的經典,全世界都一樣,但如果與 術牽連一起,為了讓人對「術」深信無疑,就必需有背後的支 撐力量,於是就有廟宇、堂、宮等存在。然殺一頭豬來吃所生的罪惡,跟劈一百棵樹蓋一座廟的罪孽,何者為重?一百棵樹 被砍伐後形成的生態破壞,與對人類生存環境的挑戰,以及人 心貪婪面的浮現,跟一個天生命格就是屠夫的人相比,對社會 傷害的深淺,各位應該自有衡量。
臺灣有這麼多的廟宇,代表很多人不曉得什麼叫「正信」,大 多數人都希望要特別的信,這跟特權一樣意思,信仰的特權就是看誰信的比較準、比較行,大家都在這上頭做比較,比誰的 廟宇大、信徒多、那個靈,弄來弄去倒楣的是這塊土地。這塊 滄桑土地的山坡就像被剃頭一樣,任何天災、地變等自然災害 來襲時,我們就必須承受十幾年來心思錯誤所帶來的罪過。森林是我們借自於祖先的,當然要還給我們的子孫,臺灣雖然蓋 了這麼多廟宇,但並沒有因此提昇大家的智慧文化,或是讓大家懂得什麼叫羞恥心。
真正想修行,在家就是好良田;到任何廟宇時不要寄予任何期待,或期望祂一定會帶給自己榮華富貴。我不反對人敬仰神佛,但一定有比蓋廟宇更好的方法,做好自己就是對神佛的敬仰,因為內心乾淨,就是真正的虔誠,能從此出發,宗教對人 就不會產生迷思,反而會帶給我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