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四輯

心動時分 第四輯之六:請問教授,身為一個人,每日要如何修持,人生才會過得有意義呢?

2018.10.26更新

問:

請問教授,身為一個人,每日要如何修持,人生才會過得有意義呢?

 


答:

 

        修持說起來並不難,最方便的法門就像各位聽我的演講就是在修持,它沒有特別的方法,也沒有輕重之別。在一個禮拜裡,不論你遭遇如何的挫折、難過或委屈,心裡都會默想著快到禮拜六,又可以看到「心海羅盤」的電視節目,心裡會有一點高興、有一種想認知智慧的期待之心,那就是修持。如果期待的是去PUB吃禁藥,那也是修是被魔修。所以什麽是「修」?修到心安理得、適可而止、不張揚,就是最好的修行。心安理得就是不會對自己形成特別沈重的負擔,就像你們聽我的演講,就可以在沒有負擔的情況下有所期許,期許自己能接收我的每一個觀念。但我也希望大家在接受觀念的同時,可以產生共鳴,讓自己有更多感觸和懺悔,進而找到真我。

 

        在我演講的每一個分秒的經過,所有人都同步在修,包括我個人在說出這些話語的同時,也不覺得尷尬,心裡更不會覺得忐忑不安,反而說得抑揚頓挫,如此自然不用稿子,也不用考慮文章該如何編撰,我說出的每個字句就是我的行為模式,表裡合一就是不斷的在進步、在修的人。相對的,當表與裡不能合一,就是還沒有修好,還會覺得有點委屈又不敢張揚,有點驕傲又掌握不住這種盛氣凌人,因此在許多事情上心境的澎湃自然會讓感觸不是很舒服。真正的修持,就要修得内心與外在的表情都一樣,高興就是高興,鬱悶就是鬱悶。就像鬱悶、不高與時,別人的安慰雖然讓我們擦乾淚水,但重要的是心裡要取得最大公約數的快樂,如此,表情、眼睛轉向哪裡,都會是一致的看法,不會中間還隱藏著不應該去、或是不能解決的死角,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修。

 

        在佛教經典中,六道輪迴裡的神界不是佛界,因為神界若是修到不能讓自己再精進、不能再增長自己的氣質,甚至很多見解無法突破到某種意境時,那麼,當他福份享盡、功德圓滿時,他還是要皮膚剝落、腐朽於自己,然後再轉世投胎到人世,從人的境界再回到神界,但是如果最後能跳脫六道輪就能成佛。佛與神不一樣,因為神還在六道裡,這是經典記載的分野。

 

        人在修持中所要拿捏的尺度,就要禁得起穿腸破肚,要能承受打擊、磨練、耍弄,而自己不但不覺得損失,還能從進步成長的角度來看待。

 

        平常若不出外,我吃飯是可以用方便法門吃的,也就是說我的午餐可以從下午一點吃到五點,想到就吃,肚子餓了就扒一口吃,然後繼續做事,無形中那飯盒就被我吃光了。如此一來,我的胃自然沒有負擔,不會因為突然飽脹而難過,腸子也不會因此而撐大。胃的蠕動,在於只要有東西就會感到滿足感,食物會引起人的食慾,但我卻能慢工細活的吃一餐飯,到最後胃等於沒有負擔,而我也沒有不需要的營養沈積在裡面,所以從服役退伍到現在,幾十年我的體重從沒有變化過,說話的精神也依舊,這象徵著在這個過程裡我敢承受。很多人因為飢腸轆轆,常常大吃一餐撐飽腸胃,但一旦餓了就全身顫抖,甚至昏倒,因為其撐大的腸胃,若沒有足夠的食物,就無法滿足於自己的慾望。相對的,很多事情如果過去沒有修,慾望始終如一,從來不懂得自我節制,就會如同吃飯一樣,要一定的量才會覺得滿意,每件事情都一定要自己滿意的人,就是沒有修的人。

 

        挨餓的能耐也是修,餓是生理上、食物上的一種感覺,但是在慾望中我們又何嘗捨得讓自己餓呢!道理是一樣的。我們的慾望要讓它餓一下,不要讓它滿,要讓它有欠缺,讓它不是隨著自己的感覺而一定要達到,而是可以讓它慢慢的達到,甚至於感覺有來又沒到、若即若離的樣子,心裡也不會覺得焦躁不安,這個時候就是每一個人都在修了。所以修就是能夠壓制自己,幫自己減分,讓自己稍微有一點欠缺、一些不滿足,也下會覺得難過,那就是修。

 

        修與經典不一定相關,如果把生命真正的意義定為下輩子不要再來當人,那麼《心經開門》絕對要聽,它是修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很多朋友的親人往生,我都送他們《心經開門》,在法會誦經之外,若有空檔就把《心經開門》放給往生者聽因為這是最後一道機會。往生者如果聽到《心經開門》的要義時,他會走得非常輕鬆,不會有任何罣礙,已經不是色身的他,更能從靈性的層次去體會《心經開門》的整體意義,這也是還在人世的人給往生者最好的迴向。

 

       《心經開門》迴向的旨意,是觀世音菩薩最大的美意,祂告訴世俗人在有形中的修,要修到願意讓自己不滿足、讓自己餓,進而修到很精湛,了解到靈與精神的層級。色身與靈魂對精神要義瞭解的差異,在於我們拿捏事情角度的錯誤。如果能從有生之年,先修經典的了透,往生之後如果還有機會再聽聽這些經典時,就能昇華人的意境,也就能對經典有更深入、徹底的全然了解。然而平常的功夫,都是從日常生活的許多點點滴滴不經意修來的,特別是每動一個念頭,每一個起心動念都是在修,這一點都不唐突也不模糊。

 

        當凡事都往好處看的時候,儘管自己受委屈時,也會瞭解那不是糟蹋,而是愛惜自己,因為凡事都不要讓自己太滿,如果永遠都把自己撐得圓滚滚的,最後難過的一定是自己。不管什麼時候,處處留心皆學問,不論做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哲學與意境,而這些一點都不苦,反而求取到生存的一種樂道。有否修持與讀多少書一點都不相關,但絕對與個人自我要求的敏銳度和悟性有關,因此一餐飯、一碗麵,每一個過程都是神聖的。年紀輕的人聽取善知識來修持,時間、過程就是你們的本錢;年齡大的人,修持最大的本錢則是人生經驗,因此不論年齡大小都可以一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