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論今 第一輯

談古論今 第一輯之七 【事要深深悟‧欲要輕輕放】

2018.11.07更新

【事要深深悟‧欲要輕輕放】

 

    有道謂「事若求全無可樂,人非看破不能閒」意即凡事要求完美的人根本無法快樂生活,而一個人若不能看破事情,又想讓自己清閒下來似乎也不太可能。凡人處世離不開心理因素,而「心理」二字又如何解釋呢?心本身它不容易碎,「理」在我們既定的道路上不容易毀,既然王者走百里決定之事就不容再動搖,心不易碎、理不易毀,但心理二字相連在一起卻容易被擊潰!人常言人之初性本善,持反對者則言人之初性本惡,我則認為人之初性本性,這怎麼說呢?例如黃金本身是黃色的,但很多人手一按在黃金上,心就變成黑色的,此乃性本性,亦即神魔本一體,善惡在一念,而這一念之間的差別結果,就在我們悟道與否,又為什麼神魔本一體?某人做事為人很方正,不做虧心事,但是經過銀行看到櫃檯上有幾綑千元大鈔,心頭動了一個念:那些是我的該多好!這就不對了,這就是意識形態上一剎那產生的一個偏頗。

 

    對「事要深深悟」中我再舉個例子,民國七十三年蔣經國時代,為了總統的選舉中副總統人選感到難為而甚慮,我相信他對當時的抉擇和取捨非常躊躇,沒有辦法立刻訂下人選。就在此時,李登輝先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是福是禍實難斷言,在省主席任內,其獨子死於鼻咽癌,在省政府的追思禮拜上,見他雙膝跪地俯伏而泣,表露出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悽,也讓人感到人間的榮華富貴如過眼雲煙稍縱即逝。台灣有句俚語說的好:「妻死還看馬桶蓋!」許多事情都看開了,放下了,既然孩子都已經死了,還在乎甚麼功名利祿呢?在處理事務上有這麼一個悟道的點,原本的權力慾望會在這種衝擊下,產生一種不願再強求的意念。也因此在這麼多副總統人選中雀屏中選。由此事件不難瞭解他在悟道過程當中,所領受的一種轉折。而李總統的兒子出生所扮演的角色,即在刺激其父親於重要關鍵時段中改變心靈思想的一個人物。人生總是認為自己應該比兒子早走,兒子應活著比自己晚走;但是生命之鑰卻不是由人掌握的,所以我常說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觀察事務要和天地一同配合,如此看事情才會有遠見。

 

    接著政府實行開放大陸探親政策,為什麼會打開這交流的門檻呢?因為當時蔣經國的逢格走到疾厄宮,疾厄宮剛好又正座落天空地劫之星辰,天空地劫又有何意呢?我先舉個很有禪境的例子,當時唐三藏西域取經回來後,玄奘問悟空要不要將頭上的金箍拿下來,悟空卻頗有領悟的回答「不用了,我早已不感覺它的存在,我已經悟空了!」天空地劫這個星辰就表示人行運至此很容易求得悟道的根本。所以兩岸關係便在此刻有所衝擊、磁場的運作,影響人類的思考與行為,領悟到何者該做,何者不應為,何者又應改等,然後就能欲望輕輕的放。

 

像忠孝東路四段那邊,每天那麼多人來來往往,有人為了糊口,有人為了多賺,有人為了功名,有人為了富貴,或是為權勢,為了求得不敗的江山,這些行徑皆沒錯,但是人類在追尋欲望當中應該分哪幾種階梯來看待會比較有意思?人類的層次有如一座金字塔,沒有錢的人才會羨慕有錢的人;有錢的人希望變成有權力的人;有權力者會尊重有學問的人(注意不是有學歷的人),而有學問者更會尊重在上位又能急流勇退面不改色的人;最後這種人最尊敬可以凡事放下的人,也就是四大皆空的人。所以欲望可以輕輕的放,放下無事輕,但是你要提起來可就萬般難了。

 

    世俗事用心計較般般錯,自搬石頭自砸腳,很多事情你認為多拿一寸,其實你後面九寸已露了孔,馬上跟著要給人家了。台灣有一句俚語事形容極貪的人:「有毛的吃蓑衣,無毛的吃秤錘!」這種人貪到什麼地步?只要有毛的連避雨的蓑衣都要吃,沒有毛的東西,也要吃到秤錘才停止!無所不用其極的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我說:「事若求全無可樂,人非看破不能閒。」要把自己養生安逸,活得平安自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得看你胸中這顆心事如何去衡量週遭的世界了。

 

    一個人能夠悟道的話,就像台灣俚語所言:「打斷手骨反而勇」今天不幸骨折了,但從中得到個教訓,反而因為這次骨折得到莫大的益處。如果從政下的角度來看,就能夠達到「有風不可駛盡帆」的境界,意思是說海上行船,有風開始張帆時,不要開盡帆,要留點實力,欲望不是隨便擴張就能滿足的,以上「事要深深悟,欲要輕輕放」無論人物的大小,唯有一顆心而已,希望能給大家有所庇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