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時分 第一輯

心動時分 第一輯之四十九: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

2018.12.19更新

問:

如果一個人曾經犯下許多傷天售理的罪,雖然說「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但在良心的譴責下,心靈難免會刻上過去曾經犯罪的陰影,他該如何走出這個陰影,並將其轉化成修持的力量?

答: 

       「不怕起惡念,只怕覺醒遲」,每-個人所曾受過的折騰,與環境的對待有絕對關係。從國中開始到高中,現在的青少年在學習的階段的確很辛苦;全國的國中生讀的全是同樣一本書,一本書居然可以教數十幾萬人,好像大家的資質都一樣,每一個人都能吸收,這樣普遍化的知識,是無法讓每一個人都雨露勻霑、攝取養份的。

 

       人之所以產生叛逆的性格,會從兩種角度出發,第一:是小學六年級之前家庭的變故,也許是父親生意失敗導致家庭經濟蕭條,衍生出父母親脾氣暴躁,對廣久沒有耐性,夫妻感情又失調,也就衍生出失和家庭中被虐待的孩童。這些小孩子心智所形成烙印,會反映在孩子的國中階段,因為這個年最沒有抵抗力,只能不斷的承受;如果家裡還有一暖,他還能勉強的到學校不會被退學,但中間如果稍有閃失,變成逃學的學生,這些孩子心裡便永遠都無法平衡。

 

       一個人犯罪的先決條件,一定是先不尊重自己,也不覺得自己有甚麼榮譽感,甚至覺得自己就像優點還沒被發現的野草,我們雖然瞭解其行為動機,但也只能替他感到可憐,可憐這些孩子不知道這種錯誤的延伸,會造成多大的毒害。在學養、法律常識不足,社會整體的關心還不夠的情況下,他所犯的錯誤都源自於無知,因而當其累積的壓力導致突然間錯手,他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犯罪了。

 

       法院或是監獄裡被關的人,有很多都是第一次犯罪,不懂得跑、不懂得逃,不奸不詐就傻傻的被人抓走了。社會另外有很多奸詐的人抓不到,這些很會犯罪的人,隨時在跟警察鬥法,隨時找漏洞來進行犯罪的事實。報紙報導一個七歲的兒童,居然被人像丟野狗一樣的從橋上丟下去,丟他的絕對不是關在監獄裡的那些人,但我相信丟他的人一定從來沒有反省自己。所以不怕一個人起惡念,就怕他反省得太遲,反省一遲,所有的事便會重生再造,甚至變本加厲的變成更大的刑案。

 

       為甚麼我們要這麼執著的耕耘心海,將心海羅盤的節目,義無反顧的免費送到全國五十個監所,目的不外乎要讓裡面的人趕快覺醒,回到社會,讓這個社會能夠接納、重視他們。一個人如果能夠被重視,就會莊重自己,會有自尊心,懂得知恥,所謂「知恥近乎勇」,有「勇」的時候,打死他也不會做壞事。這個社會對犯錯者的包容心太欠缺了,很多時候,當受刑人出獄要踏入社會做事時,常常會因為內心的自卑而很在意別人的眼光。關過的人要進社會與人共事時,要懂得無我相,也就是不在意自己長甚麼樣子,叫什麼名字,或是背有受刑的記錄,因為未來的時空,要記得「寧願娶婊為妻,不願娶妻為婊」:天底下沒有人不會犯錯的,有些人比較聰明,小過不斷,大過不犯,有些人則專犯大過,專門與司法、社會治安挑戰。

 

       當一個人覺醒的那一剎那,叫「放下屠刀」,真正進行覺醒時,就叫「立地成佛」。一個人若有一份心與擔當,為自己曾經做過的事行深的懺悔時,就像地藏王本願經裡講的:「聾殘喑啞是前身今世奉大聖」,也就是說過去的聾喑啞都沒有關係,只要今世奉大聖開自己的智慧,一樣的能夠成佛。所以當要修身養性時,世俗的鄙俗眼光與態度,以及自己所無法承受的壓力,再再都是自己最好的磨練機會,只要熬得過那一種冷漠與鄙視,便更能夠穿透人性心理,看到自己內在的乾淨。用這種態度看待自己,就好像毛坑裡的蛆變成蛹,而後飛上天變成夏蟬,那時,牠只要飲露水便能讓自己溫飽,我們同樣能因此找到生命真正的機要。

 

       曾經失敗過的人,不叫不幸,而是更有機會摸到生存的門鑰;懵懵懂懂一輩子都沒有犯過錯的人才有危險,因為從來沒有犯過錯的人,往往自以為是,他們所犯的錯誤叫剛愎自用,也叫痴,痴所衍生出來的問題,才真的讓人無法承受。

 

       這位朋友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就是知道錯誤,願意反省,更有勇氣面對所有的困難,未來的路也許你會走得很辛苦,但是多多肯定自己,相信您會走得很順利。